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建东 三甲
赵建东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中心

肺癌腹部转移放疗会诊

41人已读

治疗前

bird.jpg

bird.jpg

48岁安徽男性,左肺癌7年,手术后多发转移综合治疗后。2023年6月CT示:肝门区和门腔静脉间隙淋巴结转移,较前增大。当地医院拟给予放疗

该患者转移淋巴结最大径5.5cm,毗邻十二指肠、胃等辐射敏感的消化道空腔脏器。如何在消化道可耐受的情况下,给与肿瘤至少80Gy以上的等效生物剂量BED,是获得良好局控的关键所在。

为最大化患者医疗获益和交通食宿等便利,主治医生寻求我的远程放疗会诊。

治疗中

bird.jpg

bird.jpg

bird.jpg

bird.jpg

在完成该患者的放疗靶区勾画后,通过对病灶BED和各正常脏器的多维度剂量学评估,我基于风险调节的原则,卡着胃肠道剂量限值的上限给出了IMRT 62.5Gy/25Fx的剂量处方(处方EBD=78Gy,肿瘤内平均BED=82Gy),以及相对应的射野规划和个体化的各正常脏器剂量限值。

仔细评估导航剂量参数等符合临床要求后,将靶区和放疗计划的各项复刻参数远程交付给了当地医院放疗科。

当地医院可导入我勾画审核后的放疗靶区文件,直接使用,而人工智能生成的放疗计划的复刻参数,极大便利了物理师高保真的复刻了该会诊方案的放疗计划。即使是第一次根据放疗导航参数进行TPS计划复刻,当地医院物理师当天即完美做出放疗计划。患者目前已在当地医院开始放疗。

治疗后

  • 治疗后1月
bird.jpg

病人于2023年7-8月份顺利接受放疗。

现代放疗具备高度影像化、数字化的特点,当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时,可通过远程放疗会诊的形式,让当地医院放疗团队接近100%的复刻我的放疗经验,让病情疑难的患者高效便捷的在当地接受高质量放疗。

赵建东
赵建东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