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沈凯 三甲
沈凯 副主任医师
邵逸夫医院 消化内科

隐藏在萎缩灶中的印戒细胞癌2例

151人已读

在胃体部生长的低分化和印戒细胞癌往往呈褪色灶,凹陷性,相对容易发现,但在重度萎缩性胃炎的病例中,往往有多个可疑的病灶,甚至弥漫分布,会让医生看的眼花缭乱,诊断非常困难。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只能靠医生的直觉——多年经验养成的第六感,有选择性、针对性的活检几处最可疑的病灶,其余就让“子弹飞一会儿”——让病人近期复查,因为部分病灶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露头”。

第一例是我多年前因“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意外发现的印戒细胞癌,当时就想着多活检可以大大增加发现早癌的机会,对于这种高度萎缩的胃,我往往会活检四五块。后来遇到过活检后大出血的病例,就变得越来越小心了。从现在的经验来看,这种凹陷性病灶首先会考虑是萎缩灶,但因为位于死亡地带——F线附近,且有边缘凹陷、断崖样改变,所以不能除外低分化、印戒细胞癌可能,也会尽量活检一下,如果类似病灶很多的话,可能会少一些活检,让病人3-6个月左右再复查。

4258566_083126664.jpg

胃窦体交界F线附近的剥脱样病灶,边缘凹陷,中央发红,边界清楚

4258566_083129067.jpg

上面这个大的凹陷病灶第一眼会考虑萎缩,但凹陷明显,边缘不规则,可疑蚕食样,回顾看不除外早癌可能

4258566_083129591.jpg

马后炮的说边缘皱襞也有中断,整体发白,有早癌的可能


第二个病例是我科胡伟玲主任活检发现的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癌。患者萎缩严重,来做放大胃镜,放大内镜发现有很多可疑的病灶,但无论白光和NBI下都无法找到典型低分化、印戒细胞癌的特点,因此只能归结于医生优秀的直觉和多点活检的好习惯。在此也向广大病友告知,虽然活检有极小概率的出血风险,但从总体人群上来说,可以发现更多的早癌病灶,让更多的人获益,希望大家能理解支持医生的做法。如果万一不幸发生活检后出血,请及时就诊急诊做紧急处理。

5051535_114757015.jpg

放大内镜下有多个类似的萎缩病灶,马后炮的来说,此病灶局部腺体密集,血管扭曲,不能除外肿瘤可能

5051535_114819459.jpg

患者胃里肠化太严重了,类似的可疑病灶太多了,一般这个病灶会考虑肠化

5051535_114829840.jpg

这个病灶一般会考虑肠化,但局部腺体结构扩张明显,中央局部腺体密集且颜色深,部分窝间距增宽,其中央血管丰富,有分化型早癌可能,但活检报了低分化、部分印戒,实在是难以判断

5051535_114840821.jpg

再怎么看细微结构,也看不出有低分化的迹象

5051535_114907838.jpg

这是活检后的定位图,主要用来对比、定位,如果有意外发现,可以大概定位肿瘤的位置,另外可以回顾学习病灶特点,以便提高医生诊断水平

5051535_114914913.jpg

胃角也有太多类似的病灶了,诊断很困难


沈凯
沈凯 副主任医师
邵逸夫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