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是否应该更重视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uncomplicated UTIs,uUTIs),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而在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人身上,主要致病菌则是肠杆菌及肠球菌。尿路感染占社区感染的第2位,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
在女性中,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便增加1%。约有10%的女性每年会发生一次尿路感染,第一次发生尿路感染后有30%-50%的女性患者在1年内会再次发生感染。约有6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尿路感染。
存在下尿路症状并排除妇科疾病或其他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状的疾病即应考虑非复杂性膀胱炎:
1)常突然发病。
2)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
3)尿液浑浊,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有血块排出。
4)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5)在老年女性患者中,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不一定与膀胱炎有关。
诊断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实验室检查很重要!实验室检需要:
1.尿常规:亚硝酸盐阳性可提示革兰阴性菌的存在;白细胞酯酶提示尿液中白细胞的存在
2.血常规:如果出现发热应行血常规检查,急性肾盂肾炎常见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急性膀胱炎可无上述改变
3.尿涂片镜检细菌:能快速诊断有意义细菌尿,但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
4.尿细菌培养:推荐适用于下列患者:怀疑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症状没有缓解或在治疗结束2~4周复发患者;症状不典型的女性患者。
对于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我们要分清几种情况,针对性治疗:
1.绝经前非妊娠女性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的治疗
(1)短程抗菌药物疗法
一线治疗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3g隔日1次,共1-3次)
呋喃妥因(100mg 每日3次,连用5日)
左氧氟沙星(500mg 每日1次,连用3日)
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等)
若所在地区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20%,可选复方新诺明(160/800mg,每日2次,连用3日)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患者经短程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治疗期间多饮水,可有效减少复发。可用抗胆碱能类药物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
国内有学者报道,对首次发生下尿路感染者,可选择单次使用抗菌药物,而对有多次发作史者,给予3-5日疗程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再发率
2.绝经后女性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的治疗
治疗方案同绝经前非妊娠女性的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有研究表明,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霜剂(雌三醇乳膏)可使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的黏膜恢复,并增加阴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降低阴道pH,从而有利于预防尿路感染再发。
长期使用雌激素可能会增加女性肿瘤的发病率,故应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3 .非妊娠女性急性非复杂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常累及肾间质,有发生菌血症的危险,应选用在尿液及血液中均有较高浓度的抗菌药物
其治疗原则是:
控制或预防全身脓毒症的发生
消灭侵入的致病菌
预防再发
轻症患者
在致病菌的特性和药敏试验结果尚不清楚情况下,不推荐选用氨苄西林或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急性肾盂肾炎首选治疗药物,因为现已发现约有超过60%的大肠埃希菌对它们耐药
在大肠埃希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低于10%的地区,推荐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目前推荐用于非复杂性肾盂肾炎口服经验治疗的抗菌药物为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连用7日;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连用5日)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
对氟喹诺酮类过敏或者已知耐药的情况下,如果病原体敏感,可使用复方新诺明(160/800mg,每日2次,连用14日)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如果用药后48~72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14日后仍有症状,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6周
重症患者
采用静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选用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
仅在具有早期培养结果表明存在多重耐药菌的患者中考虑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
对于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患者,有必要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病原体进行经验性抗菌药物覆盖
最初接受静脉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并且可以口服抗菌药物时应转为口服抗菌药物序贯治疗,疗程7~14天

本文是钟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