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形黑甲的诊疗思路
一、概述
纵行黑甲(longitudinal melanonychia)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临床情况,其特征是在指(趾)甲板上出现纵向的黑色或棕色条纹。尽管大多数纵行黑甲是良性的,但少数情况下可能是黑色素瘤等严重病变的表现。因此,皮肤科医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诊疗思路,进行合理的处置。
二、纵行黑甲的病因
纵行黑甲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原因为甲母质中的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或黑素细胞增生,导致甲板黑色素增多,出现棕色至黑色的纵向色素沉着性条纹。
黑素细胞活性增加的常见原因:
1.生理原因:常见于深色皮肤人群,尤其是非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2.药物引起:一些药物如抗疟药(如氯喹)、化疗药物(如阿霉素)和抗生素(如米诺环素)也可能导致黑色素沉积,形成纵行黑甲。
3.系统性疾病:如艾迪生病、艾滋病、肢端肥大症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系统性疾病也可引起纵行黑甲,这是由于这些疾病会影响到全身的黑素细胞代谢。
4.局部因素:外伤、摩擦、剔甲癖等对局部持续性的机械损伤也可能导致甲母质色素细胞活化。
5.累及指/趾甲的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扁平苔藓、慢性甲沟炎及甲真菌病等。
黑素细胞增生的原因:
1.甲雀斑样痣:定义为黑素细胞的良性增生,但未形成痣细胞巢。
2.甲色素痣:定义为黑素细胞良性增生,形成痣细胞巢。
3.甲恶性黑色素瘤:定义为黑素细胞的恶性增生。
三、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纵行黑甲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甲板上的纵向色素带,颜色可为黑色、棕色、灰色或深蓝色。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鉴别诊断要点:
1.良性病变:
功能性黑甲(黑素细胞活化引起):多为多条色素带,分布均匀,无进行性变化,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状。
甲雀斑样痣及色素痣:通常表现为单个指/趾甲出现宽度小于5mm的条带,颜色为浅棕色、深棕色至黑色不等,通常颜色均匀,边界清晰,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通常不伴随甲周皮肤的色素沉着。
2.恶性病变:
甲黑色素瘤:色素带不规则,颜色多变,宽度逐渐增宽,可能伴有Hutchinson征,常见于中老年患者。
四、诊断方法
为了准确诊断纵行黑甲,皮肤科医生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评估:
1.详细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种族、家族史、药物使用情况和既往病史。询问色素带的出现时间和变化情况,是否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
观察色素带的数量、颜色、颜色均匀性、宽度和有无外伤表现,尤其注意是否有Hutchinson征。检查是否有其他皮肤症状或系统症状。可能提示早期甲黑素瘤并需行甲母质活检的临床特征包括:
· 成年后出现的病变,仅累及单个指/趾,快速变化
· 宽度大于3mm,伴斑驳性色沉或近端增宽
· 原有的纵行黑甲变宽、颜色变深或侧缘变模糊
· 纵行黑甲伴有甲板裂隙、分裂或营养不良
· Hutchinson征
3.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下良性和恶性病变的特征差异显著,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黑色素瘤在皮肤镜下的特点包括:棕色背景、线条不规则(如颜色、间距、粗细及平行程度)及微Hutchinson征。
4.活检:
对于怀疑恶性的病例,如成年后出现、快速变化、病变位于拇指、示指或拇趾甲、临床及皮肤镜特征提示黑素瘤的患者,建议活检以明确诊断。须在甲母质处取材。
五、治疗策略
纵行黑甲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功能性黑甲需根据相应病因进行处理。甲黑色素瘤患者需转诊至皮肤外科医生处进行专科处理。皮肤科医生应熟练掌握其诊疗思路,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和合理的治疗,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及时识别并处理恶性纵行黑甲,特别是黑色素瘤,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