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黄体破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推荐意见
卵巢黄体破裂是女性排卵并发症之一,若出血多,可导致晕厥,甚至休克,危及生命。近日,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制订发布了卵巢黄体破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本共识从流行病学与病因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7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规范化诊治卵巢黄体破裂提供思路。
推荐意见1:卵巢黄体破裂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黄体期急性下腹痛,多为单侧,患者常能明确疼痛开始的时间,且破裂时疼痛最明显,就诊时可有不同程度缓解。腹腔内出血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推荐级别:2A类)。
推荐意见2:先天性凝血功能异常或口服抗凝血药物的患者容易出现卵巢黄体破裂,且易复发(推荐级别:2A类)。
推荐意见3: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如黄体期,剧烈活动或性生活后,突发的局限于一侧的急性下腹痛,超声表现为患侧附件区壁厚的无回声,有典型的“火环征”表现。卵巢黄体破裂伴有腹腔内出血时,子宫周围可见液性暗区(推荐级别:2A类)。
推荐意见4:影像学检查首选妇科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行盆腔CT检查。盆腔MRI只适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不作为常规推荐检查。对于不能明确诊断者,行腹腔镜探查是诊断卵巢黄体破裂的金标准(推荐级别:2A类)。
推荐意见5:卵巢黄体破裂的治疗方式应注重个体化,多数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的方式。对于腹腔内出血增加、生命体征不稳定、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或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应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手术治疗(推荐级别:2A类)。
推荐意见6:保守治疗过程中监测指标:(1)生命体征变化。(2)腹痛变化:患者急性腹痛症状通常在囊肿破裂24h后缓解,腹痛症状无明显缓解是病情恶化的标志。(3)血常规:若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性下降提示腹腔出血较多,需及时手术止血;若白细胞升高,可予抗生素预防感染。(4)超声和CT:腹腔内积血无明显变化或减少,可以继续观察,否则需手术治疗(推荐级别:2A类)。
推荐意见7:手术可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手术过程中要尽力保护卵巢功能,推荐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卵巢创面,尽量避免使用能量器械(推荐级别:2A类)。
推荐意见8: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急诊患者生命体征是最重要的检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尽早展开抢救,是保证抗休克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另外,多学科协作是不可缺少的诊疗步骤(推荐级别:2A类)。
推荐意见9:黄体破裂为卵巢排卵并发症,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较高,此类患者应采用积极的预防复发措施及生育力保护(推荐级别:2A类)。
推荐意见10:可口服短效避孕药抑制排卵,减少卵巢黄体破裂的复发。女性生育力保存的主要技术包括胚胎冷冻、卵子冷冻及卵巢组织冷冻(推荐级别:2B类)。
卵巢黄体破裂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通常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临床给予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处理尤为重要。先天性凝血功能异常或口服抗凝血药物的患者,有卵巢黄体破裂易复发的特点,应给予抑制排卵的药物减少复发。
本文是张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