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涛
黄涛 康复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 运动医学科

半月板术后康复计划

143人已读

半月板成型/缝合术后康复计划

(北医三院崇礼院区版)

一. 预防血栓

术后早期,因下肢活动减少,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有可能继发导致肺栓塞,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术后必须需进行大量的踝泵训练,预防血栓。

方法:待麻醉恢复后,双脚同时用力向上勾,保持3-5秒,然后再用力向下踩,保持3-5秒。50-100次为一组,每天白天平均分配时间,自行分组。总量尽量超过1000次。

二. 冰敷原则

1. 利用可以开口的专业冰袋冰敷,内部装冰水混合物。不要使用密封凝胶,冻肉等材料。

2. 术后2-3天内,因厚棉花包扎,无法进行有效冰敷。

3. 2-3天后拆除棉腿,改为弹力绷带包扎,之后每次冰敷20分钟,每天3-5次。

4. 1-2周后拆除弹力绷带,直接在皮肤冰敷,每次15分钟,每天3-5次。

5. 冰敷过程注意防止漏水渗液,如果刀口污染,及时换药。

6. 不要在同一部位超过规定的时间进行冰敷。否则起反作用。

7. 在关节渡过急性期,红肿热痛的反应逐渐消退后,再停止冰敷,一般会持续4-8周。

8. 12周内不建议热敷。

三. 角度训练

1. 伸直训练

a. 术后第二天起,脚后跟垫枕头,脚尖朝上,膝关节下空出,自然放松,靠腿的自身重力下压,无具体时间要求,但每次尽可能长时间坚持。4周内,白天酌情3-5次进行压直训练。

b.对于一些术前半月板绞索,伸直受限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额外需要在膝关节周围增加小沙袋加压,一般1-3kg左右比较合适,重量选择的原则是压20分钟左右能耐受。

2. 弯曲训练

a. 一般术后2-3天开始第一次屈膝角度训练,床边垂腿,第一次的正常角度大约在60-90度。

b. 每天只进行1次角度训练即可,每次在疼痛能耐受的最大角度保持10分钟左右即可,训练后冰敷。一般疼痛控制在2-3分即可(顶多微微皱眉头),严禁暴力,否则反而会加大关节不良反应,影响康复进度。

c. 随着时间的推移,角度逐渐增大。通常半月板清理术后角度训练会比较轻松,根据个人情况逐渐进步,一般2-6周恢复交角度即可,如果出现角度受限明显,进度受阻,需要及时复查。

d. 个别半月板缝合的患者需要在前期对角度的进度适当限制,具体情况遵医嘱。

四. 负重训练

1. 半月板成型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允许负重。早期可以利用拐杖辅助行走。

2. 特殊情况(如半月板缝合较多、严重的软骨损伤、骨质疏松等)需要遵医嘱延后负重时间。

五. 肌力训练

1. 术后早期,麻醉恢复后,尽可能多的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大腿绷劲)。

2. 如果力量允许,可以做直抬腿训练,但注意抬腿过程中,不要憋气。

3. 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会逐步增长,但是为了保障未来膝关节的功能,需要后续长期的肌力训练。

六. 进度概览

1-2周恢复日常生活,2-4周恢复正常步态,2-3个月后逐步参加体育活动。半月板缝合限制负重活动的患者时间顺延。

七. 其他事项

1. 一般术后2周拆线,拆线后2天可正常淋浴。

2. 拆线后皮肤刀口出现局限性红肿凸起,可能是皮下线头反应,先观察,如自然消退则无需处理,如持续存在,则可前往门诊处理。但如果出现明显红肿,伴随浑浊液体渗出时,及时复查。

3. 术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下肢皮肤脱皮的现象,属于正常,1个月左右自然恢复,无需特殊处理。

4. 术后2-5天体温小幅度升高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体温超过38度,且伴随寒颤、关节剧烈疼痛的情况,需要及时复查。

5. 术后半年内,尤其是前三个月,关节在活动时会出现弹响的情况,属于正常,无需特殊处理。

6. 术后早期下肢会看起来颜色稍发深,属于正常。但如果伴随小腿剧烈的压榨性疼痛,肿胀,发紫,则尽快复查。

7. 个别患者在术后会感到局部皮肤发麻发木,这是皮肤刀口损伤部分皮神经导致,属于正常现象,一般3-6个月逐渐恢复。但如果小腿外侧较大面积麻木,且伴随踝关节和脚趾活动异常,则有可能是上述腓神经问题。

作者: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运动医学科 黄涛

出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黄涛
黄涛 康复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 运动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