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毛窦
一、什么是藏毛窦
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骶尾部臀沟软组织的获得性疾病,该病发病率为26/100 000,多发于15~30岁的男性,男女比例在(3~ 4:1)。久坐、肥胖、多毛体质、臀裂深者好发。亚洲人的发病率 相对较低。藏毛囊肿和藏毛窦统称为藏毛疾病,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有的又愈合穿破,反复发作。
二、导致藏毛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脱落的毛发侵入皮肤对皮肤产生刺激、毛发植入的力度和由于毛发侵入造成的皮肤抵抗力下降导致易感。
三、藏毛疾病的好发部位:
骶尾部和臀裂上部。
四、藏毛疾病的症状:
急性藏毛囊肿通常表现为疼痛、压痛和肿胀,类似于其他部位的浅表性脓肿。绝大多数患者窦道内会存有毛发, 但这不是唯一诊断标准。慢性藏毛窦疾病的临床表现基于炎性反应和皮肤瘢痕的不同而不同,深处的病灶通过窦道与体表相通,压力作用时可溢出液体。
五、藏毛窦的并发症:
慢性不愈合的切口,复发藏毛窦往往伴有革兰阳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定植,而原发藏毛窦更常为厌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长期反复感染增加了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六.藏毛窦的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彻底治愈藏毛窦是国际上的一致认知。手术治疗分为切开引流术和切除术,切除术又可以分为切除病灶一期缝合和切除病灶二期愈合。切除病灶一期愈合可以分为中线缝合和偏离中线缝合,偏离中线缝合包含了各种皮瓣技术,包括V-Y皮瓣术、Z形皮瓣术、Karydakis皮瓣术、Limberg皮瓣术、改良Limberg皮瓣术等。
切除病灶二期愈合可以分为袋状缝合和开放愈合。切开引流术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除术则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通常取俯卧折刀位,臀部在外力作用下分离。急性期脓肿患者需局部麻醉后引流或给予抗生素治疗。
藏毛窦一旦确诊,即须积极治疗。目前藏毛窦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尚未确定哪一种治疗方式最佳。只有手术才能彻底治愈藏毛窦是一致的认知。对于急性期患者,多采用切开引流的手术方式,为患者缓解痛苦。对慢性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偏离中线缝合比中线缝合复发率明显降低,但中线缝合的美容效果更好,对美容缝合有要求的患者,在复发风险较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中线缝合。
偏离中线缝合的临床效果与切除病灶二期愈合相比也更好。目前,皮瓣技术仍是治疗复杂性和复发性藏毛窦的首选。在各种皮瓣技术中,临床上最常采用 Limberg皮瓣术和Karydakis皮瓣术。各种皮瓣技术之间的差异不甚明显。改良Limberg皮瓣术的复发率最低,病灶缺损较大时V-Y皮瓣术优势最大,当病灶缺损较大且对美容缝合有需求时可采用Z形缝合。
本文是牛利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