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疖、痈、脓肿
疖、痈、脓肿
疖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偶可由表皮葡萄球菌或其他病菌引起。通常与皮肤不洁、擦伤、环境温度较高或机体抗感染能力较低有关。
皮肤表面红、肿、痛,范围一般不超过2cm。脓液形成后中心城白色,有波动感。脓栓脱落、脓液留尽后局部消肿愈合。
疖肿形成后切勿挤压,以免脓液扩散入血导致感染扩散,尤其是鼻、上唇及其周围(危险三角区),挤压后可导致感染扩散,引起颅内化脓性感染,出现寒战、发热、头痛。
预防疖肿,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表皮受压,促进炎症消退,局部化脓后及早使脓液排出。早期红肿可采用热敷、理疗,碘伏消毒后外涂金黄散、玉露散或鱼石脂软膏。脓肿形成后停用上诉方法,碘伏消毒后用无菌针头或刀尖挑破脓栓表面皮肤,使脓栓排出,切勿挤压。
痈
痈是疖的急性炎性浸润范围扩大,是多个邻近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可累及深层皮下结缔组织,使表面皮肤血运障碍甚至坏死。自行破溃较慢,炎症沿皮下组织向外周扩散。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与皮肤不洁、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常发生于皮肤较厚的项部和背部。开始为一小片皮肤肿硬、色红,疼痛较轻,偶有畏寒或全身不适。继而肿硬范围扩大,脓点增大增多,中心处表面紫褐色,部分破溃流脓,不能自行愈合。
部分痈的发生与患者存在糖尿病有关,应积极控制血糖,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初期仅有红肿或较少脓点时可用鱼石脂软膏。出现多个脓点、表面呈紫褐色或已破溃流脓者需及时切开引流,加强换药引流,面积较大者,创面感染控制,创基新鲜后,二期需行植皮修复创面。
脓肿
脓肿是由于细菌感染或其他病因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坏死、坏死物质、细菌和白细胞等聚集于一定范围内形成脓液,形成的囊腔内部存在黄色或黄绿色脓液,其外部则由周围的瘢痕组织包裹着。通常与皮肤不洁、擦伤、环境温度较高或机体抗感染能力较低有关。有糖尿病、慢性肾病,以及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常因疖肿等进展为脓肿。
脓肿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红肿,温度升高和功能障碍等症状,破溃后流出黄色或黄绿色粘稠脓液。
脓肿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手术切开引流等。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受伤和感染等是预防脓肿的有效方法。
脓肿切开时应将脓腔内的分隔打开,充分引流,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用油纱条、盐水纱布或橡皮条引流。切开引流后,根据引流情况及时换药,早期每日一次,后期可隔日一次。



本文是牛利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