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包祖晓 三甲
包祖晓 副主任医师
台州医院 医学心理科

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些看法(二)

373人已读

不典型的轻症躁狂和短暂情绪发作可能表现为以下情况:

一、情绪方面

1. 情绪高涨:询问患者你是否可能会感到异常兴奋、愉悦或乐观,这种情绪与周围环境显得不太协调。

2. 易激惹:你是否有容易被小事激怒,情绪变得暴躁,反应强烈。

二、行为方面

1. 活动增多:你是否感觉比平时更加忙碌,精力充沛,可能会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不知疲倦。

2. 言语增多:是否有时你的朋友评价你,说话比较快,声音比较大。

3. 冲动行为:你是否有时候可能会做出一些轻率的决定,如过度消费、冒险行为等。

三、认知方面

1. 自我感觉良好:你是否有时感觉自己某一方面能力很强,可以说说吗

2. 注意力不集中:你有没有很难专注做一件事

还有了解患者病前社会心理

特别是近期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

比如工作变动、婚姻、接受到一些负面思想等。可以大概总结为事件、经济、思想方面(个人看法,不对请纠正)

双相的临床现象的特征有什么呢

临床现象学特征包括起病的急缓,所有精神和行为方面的表现,应特别了解情感症状,是否有躁狂或抑郁的核心症状及相应的附加症状?

是否每天且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内都存在?

持续存在时间有多久?

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有要了解它们在病程中与情感症状的消长关系及其表现与心境是否协调?

有无自杀意念和行为或自伤、冲动行为?其精神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是否协调?

需要了解双相的什么病程特征

第一、既往发作情况,发作次数及特点。

特别注意询问易被忽略的轻躁狂发作的证据,如“是否有过一段时间持续存在心情特别好,脑子特别灵活,精力特别充沛?”常见的情况是,患者由抑郁缓解转向轻躁狂时,患者或家属认为是抑郁好转而不认为是病态。

第二、治疗情况。

询问历次发作的治疗情况,包括各种治疗手段及其疗效,询问所有使用过的药物、各种药物的最大剂量、疗程、起效时间、主要的不良反应及疗效。有无维持治疗,维持期的剂量和效果等。

同时了解既往史和共病

警惕心境症状是由躯体疾病或使用某些药物所引发的可能性,特别40岁以后初发躁狂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类固醇激素均可引起躁狂样发作。重点询问目前及以往酒精和药物依赖/滥用、进食异常、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焦虑症等情况,以及人格障碍等问题。女性患者注意询问有无产后精神病史和经前期紧张症。

了解个人史

比如询问孕期母亲有无健康问题、酗酒或滥用药物问题,出生时有无先天缺陷或损伤,早年心理发育阶段有无亲子分离,是否存在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有无家庭暴力和虐待等。

个性特征注意是否存在明显外向性、易激惹、冲动,是否为情感旺盛型素质或环性心境素质;学校生活、工作状况及人际关系有无不寻常之处;个人婚姻状况,有无分居、离婚或丧偶等。女性询问月经周期与心境障碍的关系。

了解家族史

询问两系三代有无精神疾病、精神异常和行为异常史,特别是有无双相障碍的家族史,有无情感旺盛型气质的家庭成员、家族成员自杀史或酒/药长期依赖/滥用史。若为阳性,应绘制家系图。家族中如果有双相障碍史,则治疗抑郁而诱发躁狂的危险性增加。家庭患病成员的药物治疗史有助于临床上的药物选择。

双相的治疗

1.急性治疗期

治疗目的:控制精神症状

治疗时间:6-8周(难治性的除外)

要点:药物治疗为主,治疗应该充分达到完全缓解,避免复燃或恶化。

2.巩固治疗期

治疗目的:防止症状复燃,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治疗时间:抑郁发作4-6个月。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2-3个月。

要点:主要治疗药物(心境稳定剂),剂量应维持急性期治疗水平(这个阶段要防止患者自行减药,要反复告知患者调药来医院,不要自己弄)

3.维持治疗期

治疗目的:防止复发(复发和复燃不同)

治疗时间:暂时没有明确的,多次发作的2-3年都有

要点:确诊患者第二次发作缓解后就给维持治疗。观察现在适合患者剂量。

药物治疗:

双相躁狂发作

(1)药物治疗:锂盐;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性药物;苯二氮草类药物

(2)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

双相抑郁发作

(1) 心境稳定剂

(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3)双相抑郁:治疗中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问题

抗抑郁剂使用原则如:

①抗抑郁药物不适用于快速循环发作、混合发作或有严重躁狂发作病史的患者,除非首要治疗选择经反复调整无效。

②急性期已经使用抗抑郁药物,进入巩固/维持期阶段建议逐步减量;双相I型抑郁不能单用抗抑郁药物,双相 I 型抑郁建议慎用抗抑郁药物。

③SSRIs(帕罗西汀除外)和安非他酮推荐作为首要选择抗抑郁剂,与心境稳定剂合并治疗急性期双相抑郁发作。

④文拉法辛和三环类等去甲肾上腺素选择性高的抗抑郁剂,因存在更高的转躁风险,通常不作推荐。——《走出绝望:心理医生教你摆脱抑郁的折磨》

6.png


包祖晓
包祖晓 副主任医师
台州医院 医学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