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楚瑞阁 三甲
楚瑞阁 主任医师
江西省中医院 肿瘤科

“癌从口入”是真的!

680人已读

哪些饮食习惯是癌症的“帮凶”?

什么样的饮食能防癌?

“癌从口入”有了确凿科学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经荟萃分析发现:

整体上来看,饮食和营养可能占全球癌症负担的20%~25%

其中,约10%~15%归因于高热量饮食和缺乏体育活动所导致的肥胖因素;约5%归因于酒精,约5%归因于特定的饮食因素,如红肉、加工肉类。

猪肉、牛肉等是日常饮食中经常出现的食物,因此“红肉致癌”的说法可能会引起不少人的恐惧和焦虑。

但其实肉类特别是红肉本身并不致癌,这种说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长期、大量食用,且存在烹饪方式不当。

如煎、炸、烤肉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诱发癌症。“食物无恶美,过多则成灾,如果不是每天过量食用,尽量避免煎炸熏烤,是不用担心致癌问题的。”

而且,相比欧美国家地区人群,我国人群平均摄入红肉及加工肉的量相对较低。

癌症是一种非单一因素导致的疾病,除饮食外,遗传、环境特征(有毒物质的暴露或激素紊乱等)等都是重要因素

而报告中提到的乳及乳制品、钙的摄入与癌症风险呈负相关,相关专家认为,乳及乳制品的防癌作用主要归功于其中的钙:

  • 钙可结合游离胆汁酸和游离脂肪酸,以减少它们对结直肠的毒性作用;
  • 还可通过影响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来减少癌细胞的扩散和促进细胞分化。
  • 乳制品中除了钙,乳酸菌也有利于预防结直肠癌;酪蛋白和乳糖可能增加钙的生物利用率。

5种不良饮食是癌症“帮凶

实际上,关于饮食与癌症的调查研究一直是近些年流行病学领域的热点之一。除了前面最新的研究证据外,还有5种不良饮食已是公认的致癌“帮凶”:

01油炸、熏制食物

食物经高温反复煎炸或熏制后,特别是炸焦的食物,会产生大量致癌物。

淀粉类食物,如薯条在120℃的高温烹调下易产生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

明火或炭火炙烤的烤鱼、烤肉及腊肠中苯并芘的含量都很高会诱发细胞突变,引发癌症。

食用油反复高温加热会使脂肪酸氧化、裂解、聚合产生更多致癌物,包括多氯联苯、丙二醛等。

02腌制、加工肉类

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大量食用腌制食物或加工肉类,如咸鱼、香肠、培根、腊肉等,会增加患胃癌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腌制食物中含有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变成亚硝酸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会增加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癌变的几率。

此外,有些腌制食物属于高盐食物,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诱发胃癌

加工肉由于高温、高盐等加工方式,使食用者增加了杂环胺类、多环芳烃类、N-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的摄入量。


03烫食、热饮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65℃以上的热饮(如咖啡、茶等)列为2A类致癌物,称其有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等可能与喜欢吃烫食的习惯有关。长期吃过烫的饮食,会导致消化道黏膜反复受损,可能引发慢性炎症,促进肿瘤发生。

研究发现,最适宜人体的进食温度是10℃~40℃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04

04霉烂变质食物

食物霉变后不仅使食品感官劣变,还会产生很强的毒素,造成人们食物中毒、致病或致癌。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通常见于霉变的坚果类、谷物类及发酵食物中,它是一种在100℃下20小时都杀不死的致癌物,稳定性极强,长期微量持续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或国家的调查研究显示,凡食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方,肝癌的发病率都很高。05

05酒精

除了会损伤肝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含酒精饮料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

其中,充分的证据提示,含酒精饮料是口腔癌、喉癌、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之一

酒精与多种癌症风险的关系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

证据表明酒精的活性代谢产物(如乙醛)具有致癌作用;酒精能作为溶解促进致癌物进入细胞;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膳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素,使组织对致癌作用更加敏感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楚瑞阁
楚瑞阁 主任医师
江西省中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