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晓亮
王晓亮 主任医师
奉化区人民医院 甲状腺乳腺病科

乳腺癌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FN)的管理

146人已读

乳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种并发症--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 FN是由于化疗药物导致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出现发热,这极大地增加了感染风险。

为有效预防FN,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被广泛应用于临床。G-CSF是一种能够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药物,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在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和体温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此外, 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如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 FN的风险。

预防FN主要采取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在化疗前,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疾病类型、化疗方案及剂量等因素,对FN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对中高风险患者预防性使用G-CSF。二级预防则是在患者前一化疗周期中发生FN后,下一个化疗周期预防性使用G-CSF,以避免FN再次发生。

除了药物预防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增强身体抵抗力,并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化疗期间,患者需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应高度重视FN的预防和处理。 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降低FN的发生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晓亮
王晓亮 主任医师
奉化区人民医院 甲状腺乳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