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良嗣 三甲
陈良嗣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医学科普——梨状窝瘘致命否?

7324人已读


医学科普——梨状窝瘘致命否?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头颈五官疾病诊治中心

颌面咽喉头颈外科

陈良嗣头颈部腺体及先天性疾病诊治工作室

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良嗣

在中国民间,死亡被老百姓认为是不吉利,甚至忌讳的。作为医者,死亡,特别是疾病意外死亡却是无法回避且必须直面,而又应该极尽全力预防和避免的专业问题。

平素,在门诊的咨询过程中,多数患者及家属的刨根问底,都可胸有成竹地回复。然而,近一段时间,几位患儿家长不约而同地涉及“梨状窝瘘是否会致命?“的追问,却让毫无准备的我一时语塞。

好奇的驱使,结合自身的经验,查阅文献,我尝试梳理、解答“异想天开”的疑惑。

【案例一:虎口脱险】

2020年3月,我们的团队给一例来自粤东的7岁梨状窝瘘男孩实施了经口内镜CO2激光微创手术,术后患儿顺利康复。妈妈喜极而泣,回忆起孩子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令人唏嘘的两次死里逃生,几度哽咽。

2018年10月,梓涵因为一次感冒后,咳嗽、发热住院。谁知,入院后病情急转直下,竟然发生了纵膈脓肿、脓胸、化脓性心包炎、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经过儿童ICU、胸外科和麻醉科的全力抢救后,命悬一线的孩子转危为安。此时距离入院已经1个半月,25万多的住院费用让小康之家抓襟见肘。

时隔1年余,2020年1月,命运中的黑天鹅再次来临。“前奏”依旧是莫名的咳嗽和发热,但“主旋律”却是不同于以往的颈部肿痛和呼吸困难,随后的影像(颈部MRI)发现,巨大的咽后脓肿已将气道压迫呈缝隙状。性命攸关之际,在儿童ICU、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麻醉科的联合抢救下,上天的垂怜,孩子再度化险为夷。


【案例二:夺命元凶】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国内法医学者发表在《Diagn Pathol》的一篇个案,文献中的这例患者并没有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

病例概要如下:男性、19岁、因复发性左侧颈部脓肿1周,被送往医院,入院后拟计划切开和引流脓肿。 但是,手术前夕,男子病情恶化并意外死亡。 病史回顾显示,患者在两年前曾因颈部脓肿进行过切开引流。法医尸检显示致命的严重颈部脓肿是由第三鳃裂瘘管导致的。

“如果没有正确诊断和治疗颈部感染,这种常见的(作者按:梨状窝瘘并非常见疾病)、非致命疾病可能导致潜在的死亡。”原文的结论如此。

我们检索了相关的中英文献,该病例应该是梨状窝瘘致死的孤例报道。


【梨状窝瘘何以致命?】

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先天性瘘管竟然可以致命,这是令人难以接受,但却无法罔顾的事实。那么,它又是如何致命的呢?

解剖学上,梨状窝瘘的内瘘口起自梨状窝底部,窦道穿过下咽缩肌和/或环甲肌,终于甲状腺上极或周围。外界病原微生物等可籍此路径进入颈深间隙,继发感染,并波及邻近组织。

潜藏于颈深间隙的窦道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或许终此一生默默无闻。然而,根植于早期胚胎异常发育的瘘管注定不甘寂寞——有如落草为寇的山大王一样,总想伺机而动,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妊娠后期的胎儿或新生儿期,是梨状窝瘘的第一次显山露水。此期,瘘管往往表现为颈深部喉气管食管沟旁巨大囊肿。出生后,如果同时合并感染,囊肿可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压迫气道,引起吸入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儿童、青少年或成人期,蛰伏已久的梨状窝瘘蠢蠢欲动,一旦时机成熟,便频繁兴风作浪,通常表现为继发于呼吸道感染之后的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脓肿、颈深部脓肿及颈部蜂窝织炎。当感染菌群的侵袭力较强、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或者合并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时,部分患者可继发严重的菌血症、脓毒血症,甚至致命的感染性休克

当上述炎症感染得不到有效遏制时,借助地心引力,脓肿还可通过颈深部与纵隔存在自然解剖间隙,径直下行蔓延、一泻千里,继发更为棘手的纵膈和胸腔脓肿。


【极端并发症可以避免吗?】

梨状窝瘘的极端并发症——死亡,终归是一个极低概率事件,但是,未雨绸缪聊胜于无。临床又该如何防范于未然呢?几点意见:

第一、对于新生儿梨状窝瘘合并颈深部囊肿者,解除气道压迫、保证呼吸通畅是第一要务。

第二、对于梨状窝瘘继发颈深部感染者,应积极抗感染、消炎治疗和充分引流,避免菌血症、脓毒血症、中毒性休克等的发生。

第三、当合并严重并发症时,应联合多学科(ICU、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胸外科、麻醉科等学科)会诊,通力合作,实施抢救。


【结语】

如何客观地看待梨状窝瘘继发的、潜在的足以致命的严重并发症?专业和科学的态度是:不夸大、不低估。

整体而言,梨状窝瘘可控可治,预后良好。截止2020年3月,我们团队经治的430多例患者均顺利康复。

但是,对于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临床医生切不可小觑。毕竟,万分之一的一粒灰,飘落在患者身上,就可能是压垮生命的一座山!


【参考文献】

  1. Tong, F; Liang, Y; Khan, MF; et al.A fatal case of severe neck abscess due to a third branchial cleft fistula: morp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es.[J].Diagn Pathol.2016,11(1):87

  2. 梁璐,陈柳勤,陈良嗣,等.先天性梨状窝瘘继发颈深部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32(7):514-517.


:如需了解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相关知识,可参考以往的科普文章(《匠心所致,不能?可能!(一例复发性梨状窝瘘)......》《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前世今生”》《先天性梨状窝瘘有问必答:术前篇 》《先天性梨状窝瘘有问必答:手术篇》《先天性梨状窝瘘有问必答:术后篇》《守得云开见月明,梨状窝瘘颈部开放手术可以按图索骥了》《跨越1300多公里,他终于找到了能治好儿子的大夫!》《“窦娥冤”,不是所有的颈深间隙感染都源自梨状窝瘘(写在350例梨状窝瘘诊治完成之际)!》《读懂B超,慧眼识瘘(梨状窝瘘)《梨状窝瘘可能误诊为哪些疾病?》等)。


End

文:陈良嗣头颈部腺体及先天性疾病诊治工作室

广东.广州

2020年5月20日(小满)

520ZR,FMTS)


如需解惑和帮助,可识别以下二维码,网络问诊或电话咨询。


我的好大夫二维码.png



陈良嗣
陈良嗣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