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科普——罕见的双侧梨状窝瘘
医学科普——罕见的双侧梨状窝瘘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头颈五官疾病诊治中心
颌面咽喉头颈外科
陈良嗣头颈部腺体及先天性疾病诊治工作室
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的发病有特殊的侧别倾向,那就是90%以上的病例好发于左侧颈部。这种高概率的单侧倾向极易让医者习以为常、思维固化,从而对异于寻常的“弱势群体”——双侧CPSF熟视无睹。
【案例一】
2018年2月,我接诊了来自湖北赤壁的一位6岁男孩,根据典型的病史(右下颈肿物1年余、肿痛并切开排脓1次)及体征(右下颈皮肤3cm横型疤痕),“右侧梨状窝瘘”的推断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可一周后,下咽造影左侧梨状窝瘘的回报却令人愕然。
“影像描述与临床症状的侧别不符合,难道是一时半会的疏忽,还是确有其事?”疑虑让我审慎复核下咽造影的影像,同时完善颈部增强CT。双侧梨状窝瘘管的结果既令人咋舌也令人释怀。追问病史,妈妈若有所思地回忆:左侧颈部既往亦曾肿痛1次。
后续的内镜检查确认双侧内瘘口,患儿顺利接受了经口内镜手术。
【案例二】
无独有偶,2019年8月的一次诊治经历更值得玩味。
7岁的男孩来自广东清远,在外院被诊断为“左侧梨状窝瘘”,过往5年先后接受了4次切开排脓和一次手术。束手无策的同行,急不可耐地把还在住院的烫手山芋,抛给了我。
入院后的检查(下咽造影及颈部增强CT)“右侧梨状窝瘘”赫然在目,与外院结果背道而驰。经审核,我院的影像诊断也千真万确,莫非是外院的侧别书写失误?出乎意料,查阅外院的影像及复印病历,“左侧梨状窝瘘”的证据确凿。那么,两个结果孰是孰非,还是另有可能?思前顾后,唯一的解释:这是一例罕见的双侧梨状窝瘘,只不过不同医院影像检查机缘巧合地各自显影一侧。
果然,经口内镜手术证实了合理的推断。
【CPSF的侧别倾向】
CPSF是胚胎发育早期,第三或第四咽囊发生异常穿破、不完全闭锁或退化不全所致,占所有鳃裂畸形的1%-10%。
超过90%的CPSF患者发生于左颈,可能与右侧后鳃体缺如或退化、第四鳃弓血管结构不对称性发育,以及左侧先天性胸腺畸形好发有关。
【双侧CPSF的概率】
CPSF几乎都是单侧发病,并且好发于左侧,右侧罕见,双侧发病者极为罕见,截止2018年,英文文献报道4例,而中文文献尚未见报道。
截止2020年9月30日,“陈良嗣头颈部腺体及先天性疾病诊治工作室”共收治475例CPSF,其中左侧458例(96.4%),右侧15例(3.16%),双侧2例(0.42%)。
【双侧CPSF易于疏漏的原因】
双侧CPSF之所以易被漏诊,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某种程度上,CPSF左侧高发的侧别倾向,导致了临床医师思维定势,忽略低概率事件。
此外,临床诊断过于依赖影像结果(各种影像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阴性),缺乏综合评估和质疑精神,也是潜在因素。
当然,对于发病侧别模棱两可的CPSF病例,缺乏内镜(支撑喉镜)检查双侧梨状窝底部的主动意识,或许才是根本所在。
【如何避免遗漏双侧CPSF?】
“一招鲜,遍天下”,避免双侧CPSF疏漏,不妨用好“三招”。
首招:典型的病史和相关体征(比如:频繁下颈部肿痛、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下颈部皮肤瘢痕等)是CPSF的重要诊断线索。
二式:对于疑似病例,单一检查无法明晰时,应联合多种手段,提高诊断阳性率。谨记!影像报告始终是冠以“客观”的主观判断,甚至是“真实的谎言”,如若结果与临床不一致,应审慎复核,不可尽信。
杀手锏:一旦前两招无法御敌制胜,“支撑喉镜左右开弓、常规探查双侧CPSF则是最后杀手锏”。
【双侧CPSF的治疗选择】
CPSF颈部开放术式不仅带来影响美容的切口疤痕,而且可能存在损伤喉部神经(喉上神经外侧支和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风险。
毫无疑问,双侧CPSF颈部开放术式的切口,以及喉部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概率也必然大于单侧。因此,相对美容、微创的经口内镜术式无疑是双侧CPSF治疗的首选。
【结语】
尽管双侧CPSF是“腊月初三打春雷——少有的事”,但是,当病史与体征、症状与影像、外院资料与本院信息等存在前后抵触、自相矛盾而又无法解析时,临床不妨多想想一直缺乏存在感的“弱势群体”。或许内镜左顾右盼之后,一切变明了!
参考文献
盛晓丽,陈良嗣,张贝,等.儿童双侧先天性梨状窝瘘1例.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34:848-850.
梁璐,陈良嗣,许咪咪. 成人右侧先天性梨状窝瘘二例.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49:334-335.
Lammers, D; Campbell, R; Davila, J; et al.Bilateral Piriform sinus fistulas: a case study and review of management options.[J].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8,47:16.
附:如需了解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相关知识,可参考以往的科普文章(《匠心所致,不能?可能!(一例复发性梨状窝瘘)......》、《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前世今生”》、《先天性梨状窝瘘有问必答:术前篇 》、《先天性梨状窝瘘有问必答:手术篇》、《先天性梨状窝瘘有问必答:术后篇》、《守得云开见月明,梨状窝瘘颈部开放手术可以按图索骥了》、《跨越1300多公里,他终于找到了能治好儿子的大夫!》、《“窦娥冤”,不是所有的颈深间隙感染都源自梨状窝瘘(写在350例梨状窝瘘诊治完成之际)!》、《读懂B超,慧眼识瘘(梨状窝瘘)》、《梨状窝瘘可能误诊为哪些疾病?》、《梨状窝瘘致命否》等)。
End
文:陈良嗣头颈部腺体及先天性疾病诊治工作室
广东.广州
2020年10月23日(庚子霜降)
(ILMSS)
如需解惑和帮助,可识别以下二维码,网络问诊或电话咨询。
本文是陈良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