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表现为反复发作、剧烈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女性比较多见。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表现为反复发作、剧烈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女性比较多见。
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偏头痛,需加以注意:
问:为什么有的女性容易在月经前后及月经期间出现偏头痛发作?
答:偏头痛常发生在青年女性,且常在经期前后或期间发作,更年期后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根据这些现象以及一些临床研究,提示此种偏头痛发作可能与内分泌改变或激素水平有关。
大多数患者的头痛持续约 4 小时,但严重者可持续超过 3 天。偏头痛的发生频率因人而异,每月发生 2 ~ 4 次较为常见,但有些患者每隔几天就会发生偏头痛,也有些患者一年仅发生一两次。
偏头痛发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恢复期,但并非所有患者均经历这些阶段。
前驱期
发生在偏头痛发作前的几个小时或一两天,表现出一些即将发生偏头痛的预示性变化,包括:便秘;情绪变化,从抑郁到兴奋,或反之;食欲改变;颈部僵硬;口渴和排尿增加;反复呵欠。
先兆期
先兆是发生偏头痛之前或期间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视觉异常,有时也为感觉异常、运动或语言障碍。先兆症状通常开始慢慢出现,并持续 20 ~ 60 分钟。先兆症状可能包括:
头痛期
偏头痛通常持续 4 ~ 72 小时。偏头痛发生频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仅偶尔发生,有些患者则每月发生数次。在头痛期,患者可能出现下列症状:
恢复期
该阶段通常持续约 24 小时,可能表现为困顿、喜怒无常、头晕、乏力、对光、声音敏感。
预防偏头痛主要是从病因诱因入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远离诱发因素等有助于预防偏头痛。
依靠询问症状及体格检查,医生通常能判断是否存在偏头痛。如果医生认为症状由其他疾病所致,可能需要进行部分实验室检查,反之则不需要。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偏头痛目前尚无法根治。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
当出现偏头痛发作,应在黑暗,安静的房间内休息或睡觉,可用布包裹冰袋,放在颈后部,并轻按头皮上的疼痛部位。
临床治疗偏头痛通常应在症状起始时立即服药。治疗药物包括非特异性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和特异性药物(如麦角类制剂、曲普坦类药物)。药物选择应根据头痛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等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治疗。
轻-中度头痛
中-重度头痛
预防性治疗药物:预防性治疗,指在头痛还没有发作的时候,用药预防头痛发作。
偏头痛的心理治疗主要基于行为治疗,包括放松、生物反馈及认知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
做好病情记录
坚持运动
问:写「头痛日记」有必要吗?
答:有必要,找到个人偏头痛发作诱因的最好方法是记录「头痛日记」,即将疼痛发作的起始及持续时间、头痛性质、头痛部位、伴随症状以及头痛当天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情绪变化、体力活动量、所处环境情况以及饮食情况等仔细记录。
通过对「头痛日记」的分析,患者可能发现与头痛发作密切相关的因素,并可加以避免以达到减少发作的目的。同时,就诊时也请携带「头痛日记」,可为医生做出正确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