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关节镜下经单骨隧道扇形分布式缝合技术修复TFCC治疗效果(评价方法解读与经典案例二)
李秀存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13日 91 0 0 -
创伤性TFCC损伤认识与治疗的八个误区
误区一:TFCC是“关节骨软骨”还是“韧带”?误区二:TFCC是否仅维持尺腕关节的稳定性?误区三:所有创伤性TFCC损伤均可首选保守治疗?误区四:创伤性TFCC损伤保守治疗均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误区五:创伤性TFCC损伤保守治疗是否可以用短臂支具固定?误区六:PRP是否可以有效的治疗创伤性TFCC损伤?误区七:冲击波是否可以有效的治疗创伤性TFCC损伤?误区八: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别忽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李秀存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06日 307 0 2 -
请问Tfcc术后要恢复多久
方有生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5日 61 0 0 -
腕关节TFCC损伤治疗的10个关键核心问题
TFCC是维持远端桡尺关节(DRUJ)及尺腕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这一术语同时囊括了其组织结构和解剖形态。TFCC损伤的诊断应由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结果3部分组成。查体:尺骨小凹(ulnarfovea)区的疼痛或压痛,BallottementTest(冲击试验)用于评估远端桡尺韧带完整性的试验,TFC研磨或挤压试验,旋后抬举试验,MRI:是诊断TFCC损伤的首选诊断工具。通过冲击试验来确定。冲击试验方法:用于评估远端桡尺韧带完整性的试验。检测者坐在受伤者对面,受伤者的肘部放置于桌子上,前臂旋转至中立位,腕关节处于中立位,手指指向天花板。检测者用一只手握住桡骨远端或腕关节的桡侧,另一只手握住尺骨远端,一只手固定桡骨远端,另一只手反复来回活动尺骨远端。桡骨远端和尺骨之间移动的幅度和疼痛程度比对侧明显增大,提示TFCC损伤。正常情况下,中立位,尺骨移位5mm;旋前、旋后位,尺骨没有移位。若发生移位提示TFCC损伤。①大多数有症状不伴有DRUJ不稳定的创伤型TFCC损伤首选保守治疗。②保守治疗方法:腕关节旋后位,过肘长臂石膏固定4周;之后改为前臂的短臂石膏固定2周。支具固定6周后,功能康复练习6周。TFCC损伤的患者,受伤后3周内(从受伤的当天算,受伤时间不超过3周),接受保守治疗,总体成功率大约58%。若受伤时间超过3周,TFCC撕裂的部位和止点处形成瘢痕组织,一般4周左右TFCC止点处的瘢痕组织完全形成,此时再选择保守治疗几乎无任何效果。TFCC损伤的时间超过4周再进行保守治疗成功率极低。①TFCC损伤不伴有远端桡尺关节不稳定的患者总体成功率是58%。其中,创伤性TFCC撕裂的患者,不论DRUJ的稳定性如何,应用过肘长臂支具固定(标准正规的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是75%;短臂支具固定的成功率是29%。②TFCC损伤不伴有远端桡尺关节不稳定患者经保守治疗,在受伤后6个月完全恢复的比率是30%,在受伤后1年完全恢复的比例是50%。①创伤型TFCC损伤,没有进行正规的保守治疗,且受伤时间已经超过3周,腕关节仍有疼痛者②经过3个月的保守治疗无效的创伤型TFCC撕裂③运动员发生的创伤型TFCC撕裂且疼痛明显者④创伤型TFCC撕裂伴有DRUJ不稳定的患者⑤《创伤性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治疗原则》①TFCC损伤患者在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后,需要腕关节旋后位、过肘长臂石膏固定4周;之后改为腕关节短臂石膏固定2周。②拆掉支具后,立即按照医生要求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一般康复训练6周左右。③TFCC损伤的治疗:关节镜下缝合撕裂TFCC是治疗的第一步,系统的、正规的功能康复训练是TFCC损伤治疗的第二步,也是治疗最为关键的治疗。关节镜手术只是TFCC损伤治疗的开始。只有系统的正规的功能康复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功能和效果,否则效果很差。TFCC损伤后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参见《腕关节疾病或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康复计划与方法》。①经过系统的、正规的康复训练,一般在术后3个月左右能够恢复到没有受伤之前九成左右的功能。参见经典案例:《TFCC损伤经关节镜微创缝合后随访3个月的临床效果》。②一般术后6个月以后可以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和高强度的工作。当TFCC深支完全撕裂(图2),常常会引起远端尺桡关节的不稳定,逐渐疾病的进展,远端尺桡关节的不稳定会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常常会出现尺骨撞击综合征(图3)。当出现尺骨撞击综合征时,仍然不治疗,常常会引起下尺桡关节骨关节炎(图4),月骨和三角骨囊性病变,滑膜炎,伸肌腱断裂(图5)等,腕关节疼痛会进行性加重,腕关节功能会丧失(图6)。
李秀存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8日 848 0 6 -
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适应证的10个核心问题
国际腕关节外科学会主办的《腕关节外科杂志》(JournalofWristSurgery)于2024年05月在线出版的《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UlnarImpactionSyndrome(2024)尺骨撞击综合征(Ulnarimpactionsyndrome,UIS)是一种以腕关节尺侧压力增高有关的退变性疾病,系尺骨头反复冲撞三角纤维软骨体、月骨和三角骨近侧关节面所致,以腕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UIS的诊断应由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结果3部分组成。对缺乏影像学支持的病例不考虑尺骨撞击综合征。腕关节标准正侧位、应力正侧位X线片和MRI是诊断尺骨撞击综合征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查体:腕关节尺侧压痛,腕关节尺偏时疼痛加重,旋前旋后腕关节挤压TFCC可出现疼痛或捻发音(TFCC挤压试验阳性)。X线:见尺骨呈正变异,月骨近端关节面尺侧半不光滑或有小凹陷,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偶尔可见月三角骨分离。MRI:T2象可见尺骨和月骨相对面的骨髓水肿信号,TFCC中央部变薄甚至穿孔。①腕关节标准正位投照体位是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和腕关节后前中立位;标准侧位投照体位是肩关节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前臂和腕关节中立位。②鉴于动态尺骨正变异也可以引发尺骨撞击综合征,建议用X线检查诊断尺骨撞击综合征时,受检者最好是强力握拳,腕关节尺偏,前臂旋前,以求最大程度的正变异。保守治疗常常作为尺骨撞击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案。经过3个月保守治疗,大约一半的病人腕关节疼痛症状会改善。患者出现以下症状者:①腕关节尺侧疼痛6个月或伴有严重的临床症状②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①尺骨短缩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疗效确切,常常作为治疗UIS的常规方案。②当下尺桡关节(DRUJ)呈反斜(逆匹配)型,应用USO需慎重考虑。③建议将内固定钢板(锁定或非锁定加压钢板)放置于尺骨掌侧面。④缺点:创伤大,切口长,恢复慢,截骨不愈合率高。①建议将Wafer/关节镜下尺骨远端薄饼式切除术应用于尺骨正变异≤2mm的尺骨撞击综合征②当截骨长度≥3mm时,不建议使用Wafer/AWP①截骨短缩长度≤5mm的尺骨撞击综合征②使用2枚顺行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固定尺骨头①尺骨短缩后下尺桡关节(DRUJ)仍有不稳定的病例,建议联合行TFCC小凹修复以恢复DRUJ稳定性②不建议单独应用TFCC修复治疗UISSauve-Kapandji手术是拯救腕关节功能的手术方式①尺骨短缩截骨(USO):短臂石膏托固定4周,术后第5周开始康复训练②Wafer手术:短臂石膏托固定2周,术后第3周开始康复训练③尺骨干骺端短缩截骨(DMUSO):短臂石膏托4周,更换为腕托继续固定,康复在术后第4周开始①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国际腕关节外科学会主办的《腕关节外科杂志》于2024年05月在线出版的《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XuW,HoPC,NakamuraT,etal.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UlnarImpactionSyndrome(2024)[J].JournalofWristSurgery,2024.DOI:10.1055/s-0044-1787156.)链接:https://www.thieme-connect.com/products/ejournals/abstract/10.1055/s-0044-1787156②以上图片内容全部是本人手术图片。
李秀存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5日 5 0 1 -
tfcc三个月了,手不能内旋,怎么办
方有生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2日 28 1 0 -
tfcc损伤成形修复术后近一年,术后活动手腕还有弹响,平时用手还会有疼痛感,疼痛会否一直伴随
方有生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4日 59 0 1 -
TFCC损伤经关节镜微创缝合后随访3个月的临床效果
患者,女,37岁,右腕关节尺侧不明原因疼痛1年余。患者自述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拧毛巾和矿泉水瓶盖。查体:患侧腕关节尺侧小凹压痛,TFC研磨试验(+),TFC挤压试验(+),旋后抬举试验(+),冲击试验(+),腕关节尺偏、桡偏、掌屈、背伸、旋前、旋后和健侧手对比无明显差异。无尺骨正变异和尺骨半脱位表现。诊断:右腕关节TFCC损伤。腕关节镜微创缝合TFCC,优势: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愈合快。可吸收缝合线缝合皮肤。腕关节镜微创缝合TFCC术后77天患者表现,期间经过长臂支具固定4周,短臂支具固定2周,正规康复训练5周,患者自述腕关节功能恢复的非常满意。现展示如下:我个人认为:腕关节TFCC损伤经过正规治疗会取得满意的结果。参见《治疗原则和康复计划》①创伤性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治疗原则②腕关节疾病或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康复计划与方法
李秀存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14日 689 0 5 -
创伤性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治疗原则
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位于尺骨和近排腕骨(月骨和三角骨)之间,维持远端桡尺关节及尺腕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这一术语同时囊括了其组织结构和解剖形态。TFCC在腕骨和尺骨之间传递轴向载荷,并稳定尺侧列的腕骨。1、如何确认自己TFCC损伤后是否伴有远端桡尺关节不稳定?可以通过Ballottement试验双侧对比检查来确定。Ballottement试验方法:用于评估远端桡尺韧带完整性的试验。检测者坐在受伤者对面,受伤者的肘部放置于桌子上,前臂旋转至中立位,腕关节处于中立位,手指指向天花板。检测者用一只手握住桡骨远端或腕关节的桡侧,另一只手握住尺骨远端,一只手固定桡骨远端,另一只手反复来回活动尺骨远端。桡骨远端和尺骨之间移动的幅度和疼痛程度比对侧明显增大,提示TFCC损伤。双侧腕关节对比查体,正常情况下,中立位,尺骨移位5mm;旋前、旋后位,尺骨没有移位。若发生移位提示TFCC损伤。尺骨移位在5~10mm之间属于中度损伤,超过10mm属于严重损伤。(引自:①AtzeiA.Newtrendsinarthroscopicmanagementoftype1BTFCCinjurieswithDRUJinstability.JHandSurgEurVol.2009,34:582–91)2、大多数有症状不伴有远端桡尺关节不稳定的创伤性TFCC损伤首选保守治疗。(1)创伤性TFCC损伤的最佳保守治疗的时间窗口答:受伤后4周内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最高,之后由于撕裂的TFCC处有瘢痕组织形成,导致保守治疗成功率降低。(2)标准保守治疗方法:腕关节旋后位(手心向上),过肘长臂石膏固定4周,之后改为腕关节的短臂石膏固定2周。支具固定6周后,功能康复练习6周。视频1:TFCC损伤动力性支具可以直接固定6周(3)功能康复锻炼方法:具体功能康复练习计划及方法参见《腕关节疾病或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康复计划与方法》。(4)保守治疗成功率3、腕关节镜手术治疗(1)适应症①经过3个月的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创伤性TFCC撕裂;②运动员发生的创伤性TFCC撕裂且疼痛明显者;③创伤性TFCC撕裂伴有远端桡尺关节不稳定的患者;④错过最佳保守治疗期的创伤性TFCC损伤;(引自:①GeisslerWB.TreatmentofTriangularFibrocartilageComplexInjuries.In:WolfeSWed.Green’sOperativeHandSurgery.7ed.Philadelphia:Elsevier,2017:677.②ShapiroLM,YaoJ.TriangularFibrocartilageComplexRepair/Reconstruction.HandClin.2021Nov;37(4):493-505.PMID:34602129.)(2)功能康复锻炼腕关节TFCC损伤的治疗,腕关节镜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手术的目的仅仅经骨隧道把撕裂的韧带缝合上。功能康复训练是TFCC损伤治疗的第二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决定腕关节功能恢复至何种程度的一步。功能康复训练好,后期腕关节功能就恢复的好;功能康复训练若偷懒,后期很难取得满意的结果。功能康复训练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功能康复练习计划及方法参见《腕关节疾病或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康复计划与方法》。本治疗原则最终解释权归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手足外科。
李秀存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16日 1137 0 4 -
腕关节疾病或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治疗后系统的康复训练教程
腕关节TFCC损伤的治疗,腕关节镜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手术的目的仅仅经骨隧道把撕裂的韧带缝合上。功能康复训练是所有腕关节疾病治疗的第二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决定腕关节功能恢复至何种程度的一步。功能康复训练好,后期腕关节功能就恢复的好;功能康复训练若偷懒或不及时,后期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功能康复训练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训练,本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是在无数患者失败的经验基础上,参考国外相关功能康复训练的文献,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总结归纳推荐的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法。1、选用肘关节可以屈伸活动,腕关节和前臂旋后位固定的支具(图1-1,视频0)——TFCC动力性支具视频0:TFCC损伤动力性支具(1)肩关节、肘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主动和被动的全范围训练(2)腕关节禁止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桡偏、尺偏功能康复训练2、选用肘关节不可以屈伸活动,腕关节和前臂旋后位固定的支具(图1-2)——TFCC非动力性支具(1)屈肘75°~85°,前臂旋后位过肘长臂支具固定4周(2)主动或辅助下做肩关节各方向运动,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可做屈、伸全范围训练。5分钟/次,3次/日(早、中、晚各1次)(3)从手术(受伤)后第22天开始(第4周第1天),可在腕关节不旋转的前提下,拆下支具做肘关节的完全屈伸活动(训练方法如视频1,3分钟/次,2天一次),预防肘关节僵硬,练后立马佩戴支具。视频1:肘关节屈伸功能训练方法1、选用肘关节可以屈伸活动,腕关节和前臂旋后位固定的支具——TFCC动力性支具(1)肩关节、肘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继续主动和被动的全范围训练(2)取下TFCC动力性支具,腕关节可以进行掌屈、背伸、桡偏、尺偏功能康复训练,禁止旋前、旋后或旋转功能康复训练,功能训练结束后再次佩戴支具。(3)腕关节掌屈、背伸功能康复练习方法(视频2,视频3),以腕关节主动屈伸时疼痛为度,且持续5秒(从1001,1002,数到1005,即为5秒)。每日1组,每组3分钟,每组屈伸活动5次。锻炼结束后继续佩戴支具。视频2:佩戴短臂支具期间,腕关节屈腕功能训练视频3:佩戴短臂支具期间,腕关节伸腕功能训练2、选用肘关节不可以屈伸活动,腕关节和前臂旋后位固定的支具——TFCC非动力性支具(1)第4周结束后更换腕关节短臂支具(图2),继续固定2周。(2)肩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主动和被动的全范围训练(3)肘关节:主动和被动全范围的屈伸训练(4)取下短臂支具,腕关节可以进行掌屈、背伸、桡偏、尺偏功能康复训练,禁止旋前、旋后或旋转功能康复训练,功能训练结束后再次佩戴支具。腕关节掌屈、背伸功能康复练习方法同视频2和视频3。备注:固定期和半固定期时,训练要适量,支具不可移位此期腕关节处于僵硬状态,不在佩戴任何支具,进行功能康复练习。锻炼强度和频率:在耐受的情况下可尽量延长训练时间,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次,共三次,每次20~30分钟。目标:争取用3周左右的时间达到正常功能的一半,6周左右的时间锻炼至基本正常水平。1、肩、肘、手指此时活动应不受限,若运动达不到正常角度需继续上述训练。手部可用握力计,最小力量开始训练手部握力。2、被动前臂旋转训练(注意:前臂旋前、旋后可往复训练)(1)前臂旋前(手心向地面):上臂紧贴身体一侧,屈肘90度,前臂旋转至掌心向下,主动活动受限时由健侧手辅助旋转,达到最大耐受维持10秒,后健侧松手患侧继续在最大角度维持10秒,后回到中立位(图3,视频4)。5次/组,5组/日。视频4:前臂旋前功能训练方法(2)前臂旋后(手心向天空,早期支具固定的位置):上臂紧贴身体一侧,屈肘90度,前臂旋转至掌心向上,主动活动受限时由健侧手辅助旋转,达到最大耐受维持10秒,后健侧松手患侧继续在最大角度维持10秒,后回到中立位(图4,视频5)。5次/组,5组/日。视频5:前臂旋后功能训练方法3、腕关节屈伸训练(1)屈腕功能训练:方法一(图5,视频6):坐位屈肘,健侧手抓住患侧手背向掌心用力,使屈腕达到最大角度,维持10秒,后健侧手放松,患侧手继续维持10秒,回到中立位。5次/组,5组/日。视频6:屈腕功能训练方法一方法二(视频7):患者取坐位,前臂置于桌面,腕关节置于桌边,主动屈腕受限时,健侧手抓住患侧手辅助屈腕至最大角度(疼痛为度),维持手腕此角度屈曲10秒,松开健侧手,继续主动维持此屈曲角度10秒,回到中立位置。5次/组,5组/日。视频7:屈腕功能训练方法二(2)伸腕功能训练方法一:患者先坐位,前臂置于桌面,身体缓慢站立,手掌始终与桌面紧密贴合在一起,当前臂抬高一定角度受限时,健侧手掌置于患侧手背,用力压住患侧手背,身体完全站立,直至前臂完全抬高,腕关节达到最大背伸角度,维持此角度10秒,松开健侧手,继续维持此角度10秒,回到初始位置。5次/组,5组/日。视频8:伸腕功能训练方法一方法二:患者坐位屈肘,患侧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受限时,健侧手抓住患侧手掌心向背侧用力,使腕关节背伸达到最大角度,以疼痛为度,维持10秒,松开健侧手,患侧手继续维持10秒,回到中立位。5次/组,5组/日。视频9:伸腕训练方法二4、腕关节尺偏、桡偏训练方法(1)腕关节桡偏训练方法:患者取坐位,前臂置于桌面,腕关节主动桡偏受限时,健侧手抓住患侧手辅助腕关节桡偏至最大角度(疼痛为度),维持此角度10秒,松开健侧手,继续维持此角度10秒,回到中立位置。5次/组,5组/日。视频10:腕关节桡偏训练方法(2)腕关节尺偏训练方法:患者取坐位,前臂置于桌面,腕关节主动尺偏受限时,健侧手抓住患侧手辅助腕关节尺偏至最大角度(疼痛为度),维持此角度10秒,松开健侧手,继续维持此角度10秒,回到中立位置。5次/组,5组/日。视频11:腕关节尺偏训练方法5、前臂旋转训练方法前臂、腕旋转(手腕部放松运动):坐位屈肘90度,做前臂、腕关节主动旋转运动。视频12:前臂和腕关节旋转训练1、此时,肩、肘、腕、手指功能均达到正常功能,每日握力球、握力计和小哑铃进行手部力量训练,回归正常生活。①握力练习:自行购买握力球和握力计,第11周开始用握力球练习握力,第12周开始更换握力计练习握力,每天早、中、晚各练习5~10组,每组15~20次,每次持续10秒。以第二天手腕无不适感为度。视频13:握力训练方法②力量练习:自行购买小哑铃(1kg,1.5kg,2kg),从1kg小哑铃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2kg,练习腕关节屈腕、伸腕、桡偏、尺偏、旋前、旋后共6个动作,每个动作每天早、中、晚各练习5组,每组10~15次,每次持续10秒。以第二天手腕无不适感为度。视频14:力量训练方法2、术后3~6月内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手部体育训练。1、每次锻炼后需进行冰敷20~30分钟,若关节持续肿胀发热可间隔2小时继续冰敷治疗,循环往复。2、常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规格0.2g/粒)(第1周:一日2次,一次1粒;第2周开始:每日1次,每次1粒,共4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规格0.75g/片)(一日2次,一次1片,共6周,每年重复治疗2~3次)。消化性溃疡患者慎用。3、康复锻炼期间若出现肌紧张可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规格50mg/片)(一日3次,一次1片)。4、循序渐进的增加角度,不可一次增加过多,尽量在肌肉松弛,可耐受状态下功能锻炼,避免暴力康复,以免发生TFCC再次撕裂。5、TFCC损伤术(受伤)后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康复锻炼的程度,三分手术七分锻炼,想要达到良好的功能,需经过刻苦功能训练。6、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7、本版本于2024年04月11日发布,于2024年04月24日更新,于2024年09月11日和09月30日更新演示视频
李秀存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11日 20 2 7
腕关节损伤相关科普号
于勇刚医生的科普号
于勇刚 医师
西安市第九医院
康复科
12粉丝1628阅读
李金医生的科普号
李金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创伤手外科
16粉丝7380阅读
张健医生的科普号
张健 主任医师
辽源市人民医院
骨科
7粉丝53阅读
-
推荐热度5.0李秀存 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手外科/足踝外科
腕关节损伤 25票
手外伤 17票
足部骨折 12票
擅长:①腕关节疾病(TFCC损伤、尺骨撞击综合症、月骨坏死、舟骨坏死、舟骨骨折、舟月进行性塌陷、月骨脱位、桡骨远端骨折等)的微创治疗; ②踝关节疾病(踝关节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撕裂、踝关节不稳定、骨软骨损伤、距骨骨折等)的微创治疗; ③手足先天性畸形(多指[趾]、并指[趾]、巨指[趾]、手指或足趾偏斜、手指或第4足趾短小畸形)的治疗与矫形; ④足部畸形(拇外翻、平足症、马蹄内翻足、马蹄外翻足、马蹄高弓足、跟距骨桥、跟腱挛缩等)的矫治; ⑤四肢骨与软组织良性肿瘤(腱鞘巨细胞瘤、腱鞘囊肿、脂肪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血管瘤、神经鞘瘤)的治疗; ⑥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Bowen病、滑膜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等)扩大切除与皮瓣修复; ⑦周围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等)的治疗与功能重建; ⑧四肢骨折(腕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掌骨骨折、踝关节骨折、跟骨骨折,Lisfranc骨折)的微创治疗; ⑨腕或踝关节炎阶梯治疗或关节置换; -
推荐热度4.6尹华伟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手外科
腕关节损伤 23票
神经卡压综合征 16票
手外伤 6票
擅长:手腕痛、手麻、神经瘤、神经损伤、肌腱损伤等,手、腕、臂等上肢区域麻木、疼痛、肌肉麻痹、肿瘤等疾病。具体包括: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即TFCC损伤、舟月韧带损伤、尺骨撞击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上下肢神经损伤;肢体偏瘫;周围神经卡压,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神经瘤、血管瘤;桡骨远端骨折,尺骨骨折,腕舟骨骨折、舟骨骨不连 -
推荐热度4.5徐文东 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手外科
中枢瘫后遗症肢体功能重建 14票
腕关节损伤 13票
臂丛神经损伤 8票
擅长:1脑溢血、脑梗、脑瘫、脑外伤后瘫痪功能重建,是国际首创手术“左右颈七移位术”的发明者; 2微创治疗疑难腕关节疾患,是我国腕关节外科领军人物,国际腕关节镜协会主席; 3擅长疑难臂丛神经损伤、复杂上肢外伤后功能重建、神经卡压、手汗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