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听诊时可听到固定的湿啰音等。
小儿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听诊时可听到固定的湿啰音等。
本病的病因多样,可由不同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及中毒性肠麻痹等。
发热:
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热型不定。
可能是低热也可能是高热。
新生儿、小婴儿或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可能体温不升高,甚至是低于正常值。
咳嗽:
患儿会出现频繁地咳嗽,在早期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没有痰。
疾病最明显的时期,咳嗽反而会减轻。
恢复期咳中带有痰。
气促:
患儿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常在发热和咳嗽后出现。
当病情较严重时,可出现喘憋、口唇发青紫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全身症状:患儿可能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有时也会出现轻度腹泻或呕吐。
除了上述表现,当病情严重时,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早期合理治疗者并发症比较少见。但如果延误诊断或病原体致病力强,可引发一些并发症:
本病的发病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临床上采用综合治疗,原则为改善通气、控制炎症、对症治疗,还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
抗感染治疗
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
青霉素中介者,首选大剂量青霉素或阿莫西林。
青霉素耐药者首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
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者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甲氧西林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
流感嗜血杆菌:
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广谱 β 内酰胺酶菌首选头孢拉定、头孢哌酮。
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
首选大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及罗红霉素。
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可口服或静脉点滴,能抑制多种 RNA 和 DNA 病毒。
磷酸奥司他韦:若为流感病毒感染,可用磷酸奥司他韦口服。
糖皮质激素
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降低颅内压。
可短期应用激素有甲泼尼龙、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用地塞米松静脉点滴等。
对症治疗
氧疗:
有缺氧表现,如烦躁、发绀或动脉血氧分压 <60mm-Hg 时需吸氧。
新生儿或婴幼儿可用面罩、氧帐、鼻塞给氧。
气道管理:
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气道的湿化有利于痰液的排出。雾化吸入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分泌物堆积于下呼吸道,经湿化和雾化仍不能排除,呼吸衰竭加重时,应行气管插管以利于清除痰液。
严重病例宜短期使用机械通气(人工呼吸机)。接受机械通气者应注意气道湿化、变换体位和拍背,保持气道湿度和通畅。
低钾血症者应补充钾盐:
缺氧中毒性肠麻痹时,应禁食和胃肠减压。
小儿肺炎经过积极治疗,一般可以治愈,且不影响自然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