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外翻,又叫 X 型腿,是指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侧膝盖向内侧靠拢,而两侧脚跟必须向外分开,是较常见的下肢畸形,早期典型症状为下肢外观及步态异常,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疼痛,影响正常行走,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膝外翻,又叫 X 型腿,是指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侧膝盖向内侧靠拢,而两侧脚跟必须向外分开,是较常见的下肢畸形,早期典型症状为下肢外观及步态异常,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疼痛,影响正常行走,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生理性因素:部分儿童的膝外翻是生理性的,根据儿童下肢发育规律,孩子到 3-4 岁时通常表现为膝外翻,常随着成长而自然矫正,大约七岁时达到成人标准。
病理性因素:如佝偻病、炎症、外伤、骨骼发育不良、骨骼软化症、肿瘤、脊髓灰质炎、脑瘫等。造成膝外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本病的典型症状即为双腿伸直或站立时,双膝内侧相碰,双脚跟无法合拢,表现为下肢外观和步态异常。
除了上述特征性表现外,本病还可能表现出原发疾病相关症状,如:
生理性膝外翻随生长发育可自行矫正,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进行预防。
病理性膝外翻,因有比较明确的诱因,因此平时应尽量避免高危诱发因素,减低膝外翻风险,如:
X 线检查:通过对整个下肢进行 X 线检查,可了解膝外翻的角度、程度,此外,还有助于初步找到某些原发疾病,如佝偻病、软骨发育不全等。
生理性膝外翻一般不严重,随着孩子骨骼的发育,可自行缓解,所以不需要特殊干预。对于某些疾病或应力因素导致的膝外翻,应首先消除、纠正致病因素,如果下肢弯曲继续发展,可尝试使用支具矫形或借助石膏、夹板进行矫正。对于重度膝外翻,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针对应力因素及疾病因素造成的膝外翻,如积极对因治疗后仍有下肢弯曲,可尝试矫形支具或是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矫形。
在患者年龄、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或者是手术后,可适当进行一些功能训练,比如:
经过积极治疗后,大部分的病人可以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踝间距离减少到 2 厘米以下的,属于治疗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