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组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生存时间短,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
早期胰腺癌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当出现症状时,一般都已经进入了晚期。常见症状有黄疸、腹痛、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胰腺癌是一组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生存时间短,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
早期胰腺癌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当出现症状时,一般都已经进入了晚期。常见症状有黄疸、腹痛、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和癌前病变有关。
下列因素可以使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需加以注意:
问:糖尿病与胰腺癌是什么关系?
答:由于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人们对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乏力等症状的中老年人,往往只想到 2 型糖尿病,而忽略了胰腺癌的可能性,以至于按糖尿病治疗无效,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时机。
临床上,很多胰腺癌的患者都有糖尿病。凡初发糖尿病,经积极地降血糖治疗效果不佳,或在治疗中又出现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消瘦无力等症状,尤其出现黄疸时,要有足够的警觉,立即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以确定是否是胰腺癌。
胰腺癌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往往提示已经进入了晚期。常见症状有黄疸、腹痛、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血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
病理检查
胰腺癌的治疗选择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类型,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支持治疗。在众多治疗方法中,胰腺癌的治疗原则仍以争取手术根治为主。
根治性手术
即通过手术切除全部的胰腺癌病灶,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治愈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是超过 80% 的患者因确诊较晚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常用手术方式有:
姑息性手术
当癌症病灶难以完全切除时,如果癌症病灶堵塞肠道形成肠梗阻,或堵塞胆管造成严重黄疸等情况,医生可以通过姑息性手术缓解症状。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
晚期患者或手术前后的患者都需要进行化疗。胰腺癌对化疗不敏感,推荐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类(包括卡培他滨、替吉奥)等单药方案化疗 6 个月,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采取联合化疗方案。
放射治疗是胰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放化疗结合,是局部晚期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可在 X 光、超声或 CT 等引导下进行经动脉灌注化疗、消融治疗等。单靠消融和栓塞治疗并不能治愈肿瘤,通常需要和其他疗法联合。
靶向药物能够针对致癌突变进行治疗。胰腺癌中可用的靶向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免疫疗法能够影响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更有效地识别和杀死癌细胞。主要用于化疗失败后的患者。目前胰腺癌治疗中,可用的治疗药物主要为帕博利珠单抗。
胰腺癌预后较差,总体 5 年生存率仅约 5%,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 5 年生存率也不超过 20%。而未接受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为 4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