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遵芳 三甲
徐遵芳 主任医师
沧州市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1745人已读
骨质疏松症防治

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髋部和椎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故临床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及相关骨折十分重要。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制定的指南指出,骨质疏松症的初级预防对象为,未发生骨折但具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或已有骨密度降低者,目的是防止其发展为骨质疏松症,并避免其发生骨折。二级预防和治疗对象为,已有骨质疏松症或已发生骨折的患者,目的是避免其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防治被描述为“金字塔”模式。防治第1步为基本措施,即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摄入充足钙和维生素D、适当体力活动和预防摔倒;第2步为寻找和治疗引起骨质疏松的继发因素;第3步为药物干预,提高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

目前防治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和具有多重作用的药物,疗程至少1年。临床常用有雌激素(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医生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低剂量和短期应用为宜)、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具有显著降低骨痛作用,尤其对于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双膦酸盐(目前国际一线防治骨质疏松药物)、甲状旁腺素及锶盐(一种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在抑制骨吸收的同时促进骨形成,从而增强骨密度,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徐遵芳
徐遵芳 主任医师
沧州市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