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谢荣会 三甲
谢荣会 医师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针灸科

陈全新教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经验简介

4174人已读

[关键词]面瘫;贝尔氏麻痹;中医病因和病机;针灸疗法;名医经验;陈全新

陈全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荣誉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陈老从事针灸临床已逾50载,独创“飞针”疗法,享誉国内外,曾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被誉为“东方神针”。笔者有幸与陈老共事多年,为其高超医术叹服不已,耳濡目染,受益良多。特将陈老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病因病机

贝尔氏面瘫(Bells Paralysis)是一种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陈老认为,该病属于中医学面瘫或口眼歪斜范畴,其病机为平素正气不足,气血两虚,卫表不固,而为风邪侵袭,导致经络气血运行失调而成病。发病初期多为风寒邪乘虚侵袭,邪气滞留经络,导致经络闭阻,气血失运,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为此病,如能及时治疗,可完全康复。若邪气深重,或日久失治,外邪留滞经络郁而化热,或久病成瘀,闭阻经络,化为热毒瘀滞之证,则疗效较差,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内服中药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2辨证论治

陈老对贝尔氏面瘫的辨治,一般分为风寒犯络证和热毒瘀滞证2型。针灸对不同病因引起的面神经瘫痪,其疗效差异甚大。总的来说,属风或寒邪犯络所致的面瘫,疗效较好。属热毒或血瘀阻滞经络所致的面瘫,则应结合其他疗法,并对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才能奏效。在治疗面瘫重症中,陈老不拘泥于单纯的针法,主张“汤药治其内,针灸攻其外”。在治疗属热毒伤络所致的贝尔氏面瘫重症时,结合使用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类中药内服,如板蓝根、鱼腥草、黄芩、连翘、赤芍、丹参、钩藤、僵蚕等,往往取得满意的疗效。

21风寒犯络

多为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患者,常呈突然发病,多无全身症状。症见:患侧额纹消失,不能做皱眉运动,眼脸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不能作吹哨运动,食物滞留颊内,饮水流液,舌淡、苔薄白,脉浮或细数。治则:行气血、祛风寒、通经络。用补法,针灸并施。主穴:合谷、颊车、足三里、翳风、运动下区(对侧)22热毒瘀滞

多为贝尔氏面瘫后遗症期患者,因感受外邪日久,久郁化热成毒,热毒留滞经络,致经络闭塞不通,形成瘀血,病情较重,患者除症见口眼斜等面瘫症状以外,还兼见面部麻木不仁、面肌萎弱无力、舌紫暗或有瘀点、苔黄、脉细涩等症(如因脑炎、脑血管意外或颅脑外伤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则只出现面下部的瘫痪,患者额纹、闭目正常,可做皱眉运动,但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歪向健侧)。治则: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用平泻法。主穴:合谷、曲池、风池、太冲、血海、运动下区(对侧)

23配穴与方义眼睑闭合不全配太阳、鱼腰、四白;面肌松弛配下关、颧、迎香;口角下垂加地仓、承浆,并可用艾条温灸风门、肝俞、大椎、脾俞、膈俞、足三里等(每次选23穴,温灸1520分钟),或用梅花针在患侧眼、面部轻叩刺。刺合谷、足三里,能旺盛阳明经气血而祛风寒;刺颊车、翳风、运动下区(对侧),能疏通面部经络;平泻曲池、血海能清热活血;刺风池、太冲,能调和肝胆气血;温灸风门、大椎,能温散风邪与清阳;灸肝俞、脾俞、膈俞、足三里,能补血益气。随症局部配穴及患处梅花针叩刺,属循经近部取穴,有疏通患部经络气血,加速病变部位功能康复的作用。

24针刺手法陈老在针灸临床实践中重视辨证论治,以阴阳为主导,从整体观出发,善于将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旨在调和脏脏阴阳[1]。在临证过程中,陈老非常重视针刺手法,认为恰当地运用补泻手法是取得针刺疗效的关键。参考明代杨继洲“刺有大小”的理论,陈老提出规范化的“分级补泻手法”,以根据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和气至盛衰,采用不同的运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在行针导气上崇尚华佗“针灸不过数处”及运针“针游于巷”的治法,善用导气补泻手法,并细致观察针下的“气至”情况。

3调护方法

本病患者平时应作适当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在治疗期间,可作如下调护,加速康复:①避风寒,面部避免冷风吹袭或用冷水洗面;②患侧面部揉按:可自行用手在患部作轻轻揉按,加速气血运行。③艾条温灸足三里,每次30分钟,上下午各1次,可增强气血运行。④戒吃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合理生活作息,作适当户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对加速病情的康复有助益。

4病案举例

梁某,女,20岁,201032初诊。主诉:左眼闭合不全,口角右歪2天。3天前郊游,受风雨吹袭,回家后感头痛,微发热,鼻流清涕,翌日晨起漱口发现口角渗水,眼闭合不全,进食时颌内滞留食物残渣,撮唇漏气,口角右歪而就诊。诊见:神情忧伤,左面肌微弛缓,额纹变浅,闭目不全,鼻唇沟平,口角右歪,撮唇漏气,鼻通气不畅,肤微热,头微痛,舌淡、苔薄白,脉浮数。西医诊断:贝尔氏面瘫。中医诊断:面瘫,证属风寒犯络,邪中经络,气血失调。治以行气血、通经络。针灸并施,针用补法,每天1次。取穴:运动区右下,太阳左,颊车左,合谷右,平补针法,风池左(平泻),大椎(艾条温灸20分钟)。配合治疗:①耳穴贴压: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脾、目、肺、神门。②左面磁灯照射20分钟。翌日复诊:神态平静,口眼歪斜症状无加重,鼻通气不畅、头痛、肤热等症消失,舌淡、苔薄白,脉缓。经治经络气血运行得调和,病情已稳定,感冒已除。仍依前治法取穴:印堂、颧左、大迎左、足三里左,平补针法,左面照射磁灯。2010343936:左面肌弛缓继续改善,闭目尚微露隙,撮唇口角尚微漏气。按上法辨证交替选穴。20103129:患者神情喜悦,诉经治后口角歪斜症状消失,笑时口角无歪,左额纹现,眼闭合正常,鼻唇沟显,撮唇无漏气,进食颌内无藏食物残渣,饮水无渗液。舌淡红、苔薄白,脉平。证脉合参,治后经络气血得调和,风邪得祛,病将愈矣。仍按上治法,改为隔天针灸1次,治疗12次后停止。嘱患者每天用艾条自行温灸足三里,每次20分钟,巩固疗效。1月后随访复查,面瘫愈。

[参考文献]

[1]陈秀华.陈全新教授针灸临床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335(7):1416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谢荣会
谢荣会 医师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