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二)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出现多脏器,多系统功能不全,死亡率高,仅靠内科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现在“阶梯性”治疗理念已成为共识。
第一步,系统的内科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抑酶,抑酸,补液等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少胰液分泌,降低其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稳定生命体征,就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而胰腺局部病变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则无法清除。继发的脏器功能障碍也不能有效治疗。这期间,完善检查,详细的病史搜集,明确病因,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尤为重要。是后续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
第二步,经内科治疗后,全身炎症反应和脏器衰竭不能控制时,则需要重症医学科治疗。床旁血液过滤是较好的办法,不仅可以替代功能不全的脏器,而且可以过滤部分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阻断炎症反应链,减轻机体的并发症严重程度。目前共识是只要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明确,建议及早行血液过滤治疗。如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可短时间内降低血脂,有利于病情恢复。另外,血液过滤有利于治疗期间的血液管理。全身炎症反应和继发的脏器功能障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的重要原因,这期间患者将经历治疗过程中的第一个死亡高峰。大多数患者,第一步,第二步治疗是同时进行的。
第三步,渡过第一个死亡高峰期,大多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进入并发症期,这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胰周坏死组织感染,保守治疗效果差,需要外科干预治疗,否则死亡率几乎接近100%。外科干预的方法多样。传统的是开腹坏死组织清除术。但往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应用越来越少,一般仅用在其他治疗无效时。简单的是囊肿穿刺引流术,这种操作内科,ICU,超声科等非外科科室都可进行。但胰腺坏死继发感染的特殊性,一般彻底引流很困难,残留坏死组织或囊腔将继续出现感染表现,危及生命。现在,应用较多的是微创外科干预。创伤小,适合大多数患者。近几年,笔者也开展了微创外科治疗这一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所治患者均痊愈。具体微创外科干预方法,将在以后具体阐述。
本文是秦玉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