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苏楠 三甲
苏楠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哮喘发作该如何急救?

5078人已读

著名歌手邓丽君因哮喘急性发作于199558日香消玉殒,震惊所有喜欢她的歌迷和华人,为此,哮喘急性发作的危害也引起大众的关注。近年来调查发现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哮喘患者约有3000万人。而中国哮喘患者治疗不及时、不规范的比例较高,哮喘控制率较低,这样急性发作的风险就会增高。如果规范化的治疗可使近80%哮喘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因此,提高公众对哮喘的认识,并长期规范地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进而减少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

什么是哮喘

简单讲,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就是敏感性增高)。当患者接触到外界刺激后,支气管容易出现收缩反应,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哮喘多数与过敏相关。

什么是哮喘控制?

有些患者自认为“我这周不喘了”、“我这月没有夜间憋醒”、“我近几天可以活动了”……等等,就是哮喘控制了,就减药或停药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再次出现喘憋、憋醒、活动气促等等,再次用药治疗,还自述药物越来越不管用了,甚至急诊就医和住院的情况也增加了。像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没有规范长期的治疗和监测使得哮喘没有良好控制造成的现象。

哮喘控制是指日间不喘、夜间不憋醒、活动不受限、不使用缓解用药、没有急性加重、肺功能正常。如果前四项都能达标并且维持3个月以上,才称之为“完全控制”,才建议逐渐减药降级治疗,但要继续监测病情,不断评估控制水平。

哮喘属于慢性气道疾病,既然是慢性病就需要长期用药,切忌缓解症状后就停药,一般来说,每一个级别的治疗方案需要坚持用药3个月以上,经过症状评估、肺功能测定以及气道炎症检测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渐降级,有的患者也是可以停药的。

哮喘发作应该如何急救?

如果身边有人突发哮喘,不要惊慌失措,赶紧翻找患者的衣兜找到急救用药(如万托林气雾剂),哮喘患者应该随身携带急救用药以备不时之需。并立即着手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1.让患者坐下或是半卧状,或让其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此时应该保持患者的腰向前倾,这样有利于呼吸。

2.中-重度的哮喘发作时,由于呼吸道阻塞,肺泡通气不足,造成机体明显缺氧,必须及时给予吸氧。当患者已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口唇、指甲青紫时更应尽快吸氧并适当给予相对大流量吸氧,如果有氧气瓶,以每分钟3L的高流量氧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患者吸入。

3.立即让患者吸入手边备用的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如舒喘灵或沙丁胺醇(万托林)气雾吸入,每次按压1—2喷,每20分钟给药一次,观察患者喘憋情况是否能缓解,第一个小时可先后给药3次(每20分钟一次),如果不能缓解,就应及时送医院急诊治疗。

如果患者备有雾化吸入装置,也可以使用沙丁胺醇(万托林)和/或异丙托溴铵(爱全乐)的雾化溶液进行急救治疗,每次一个标准剂量雾化吸入约5~10分钟后观察疗效,如果不能缓解喘憋,20分钟后也可重复吸入一个标准剂量,仍然不能缓解喘憋就需要急诊就医。

4.注意患者保暖,环境安静,鼓励其配合治疗。

5.保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但没有过堂风。避免室内有煤油、烟雾、油漆等刺激性气体。

6.中度以上哮喘初次发作重度/危重度急性发作,则需要向“120”急救中心呼救,请急救医生前来救治。待病情稳定后,护送病人到医院继续诊治。

怎样防止哮喘急性发作?

避免接触诱发因素是防止哮喘急性发作的前提,同时应该规范哮喘的基础治疗,充分的抗气道炎症治疗也是降低急性发作风险的重要方面。预防哮喘急性发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接触过敏原:有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应尽可能脱离过敏原;无明确过敏原者,哮喘发作时应查找与发作有关的因素。

2.避免受凉感冒:加强防寒耐寒的锻炼,如用冷水洗脸、按摩鼻部,并随季节的变化增减衣服。必要时可应用增加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去公共场所戴口罩。

3.避免接触烟雾和环境刺激:哮喘患者应禁止吸烟,还应避免被动吸烟。给予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进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蛋等。减少雾霾天气外出或做好防护。

4.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紧张情绪会使机体内的组胺和致敏慢反应物质(SRS-A)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这些物质会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进而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诱发哮喘发作。为此哮喘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避免情绪激动。

5.切忌自作主张随意用药:目前社会上流传治疗哮喘的药物及方法很多,提醒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不要单纯根据广告宣传自行用药。不明成份、无生产批号的药物不能滥用,并且应注意防止偏方药物的毒副作用。

苏楠
苏楠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