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岁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导
一、2-6岁儿童生理特点:
1、2-6岁儿童生长发育仍较快,自主性、好奇心、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增强,注意力易分散,进食不专注。
2、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培训良好的膳食习惯,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或肥胖,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行为。

二、2-6岁儿童膳食指南:
2-6岁儿童膳食指南属于特殊人群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增加“5条关键推荐”。

推荐一、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1、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膳食。
1)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至少两次加餐,一般分别安排在上、下午各一次,晚餐时间比较早时,可在睡前2小时安排一次加餐。
2)加餐以奶类、水果为主,配以少量松软面点。
3)晚间加餐不宜安排甜食,以预防龋齿。

2、引导儿童规律就餐、专注进食。
1)尽可能给儿童提供固定的就餐座位,定时定量进餐。
2)避免追着喂、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等行为。
3)吃饭细嚼慢咽但不拖延,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
4)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进食,养成自主进餐的习惯,既可增加儿童进食兴趣,又可培养其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3、避免儿童挑食、偏食。
1)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与儿童一起进食,起到良好榜样作用,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2)应鼓励儿童选择多种食物,引导其多选择健康食物。
①对于儿童不喜欢吃的食物,可通过变换烹调方法或盛放容器(如将蔬菜切碎,将瘦肉剁碎,将多种食物制作成包子或饺子等)。
②采用重复小份量供应,鼓励尝试并及时给予表扬,不可强迫喂食。
③通过增加儿童身体活动量,尤其是选择儿童喜欢的运动或游戏项目,能使其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增加能量消耗,增进食欲,提高进食能力。
④家长避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措施。

推荐二、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
1、培养和巩固儿童饮奶习惯。
1)2~6岁儿童日均钙需求量为600~800mg,每天饮用300~400ml奶或相当量奶制品,能满足日常所需钙质的40%-60%,加上其他膳食中的钙,可保证学龄前儿童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
2)家长应以身作则常饮奶,鼓励和督促孩子每天饮奶,选择和提供儿童喜爱和适宜的奶制品,逐步养成每天饮奶的习惯。
3)如果儿童饮奶后出现胃肠不适(如腹胀、腹泻、腹痛)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解决:
①少量多次饮奶或吃酸奶;
②饮奶前进食一定量主食,避免空腹饮奶;
③改吃无乳糖奶或饮奶时加用乳糖酶。
2、培养儿童喝白开水的习惯。
每天总水量为1300-1600ml,除奶类和其它食物中摄入的水外,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饮水600~800ml,以白开水为主,避免饮含糖饮料,少量多次饮用(上午、下午各2~3次)。不宜在进餐前大量饮水,以免充盈胃容量,冲淡胃酸,影响食欲和消化。

3、正确选择零食。 零食对学龄前儿童是必要的,对补充所需营养有帮助,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宜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食物,如奶制品、水果、蔬类等食物;少选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
2)零食应尽可能与加餐相结合,以不影响正餐为前提,量不宜多,睡觉前30分钟不要吃零食。
3)注意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漱口。
4)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整粒的豆类、坚果类食物呛入气管发生意外,建议坚果和豆类食物磨成粉或打成糊食用。
5)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引导孩子认识食品标签,学会辨识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推荐三、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
1、从小培养儿童清淡口味,有助于形成终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1)为儿童烹调食物时,应控制食盐用量,少选含盐高的腌制食品,不应过咸、油腻和辛辣,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
2)可选天然、新鲜香料和新鲜蔬果汁进行调味。
①天然、新鲜香料:葱、蒜、洋葱、柠檬、醋、香草等;
②新鲜蔬果汁调味:番茄汁、南瓜汁、菠菜汁等。
2、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
3、注意进食安全,要完全去除皮、骨、剌、核等。

推荐四、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
1、鼓励儿童体验和认识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和质地,了解食物特性,增进对食物的喜爱。
1)家长可带儿童去市场选购食物,辨识应季蔬果,尝试自主选购蔬菜。
2)在节假日,带儿童去农田认识农作物,实践简单的农业生产过程,参与植物的种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介绍蔬菜的生长方式、营养成分及对身体的好处,并亲自动手采摘蔬菜,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享受劳动成果。
2、鼓励儿童参与家庭食物选择和制作过程,以吸引儿童对各种食物的兴趣,享受烹饪食物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如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加工活动如择菜。

推荐五、经常户外活动,保障健康成长。
鼓励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游戏与活动,实现对其体能、智能的锻炼培养,维持能量平衡,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利用。
1、学龄前儿童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的体育活动,最好是户外游戏或运动。
1)建议每天结合日常生活多做体力锻炼(公园玩耍、散步、爬楼梯、收拾玩具等)。
2)适量做较高强度的运动和户外活动,包括有氧运动(骑小自行车、快跑等)、伸展运动、肌肉强化运动(攀架、健身球等)、团体活动(跳舞、小型球类游戏等)。
2、除睡觉外尽量避免让儿童有连续超过1小时的静止状态。
3、每天看电视、玩平板电脑的累计时间不超过2小时。

资料来源: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16)[J]. 临床儿科杂志, 2017, 35(2):325-327.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
图片来源:来自听课课件、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是郑俊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