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康春博
康春博 主任医师
北京康复医院 普外科

结肠癌患者关注问题及解答

5614人已读

1、什么是结肠癌

结肠粘膜发生的癌变,即为结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都属于大肠癌。根据结肠癌部位不同,又分为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二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1)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腔大,粪便为液状,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变、肿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

2)左半结肠癌:左半结肠肠腔细,粪便干硬。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包块体积小,既无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症状,也难扪及包块。结肠癌往往有器官转移,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淋巴转移一般由近而远扩散,也有不按顺序的跨越转移。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几率更多。结肠癌癌细胞或癌栓子也可通过血液转移,先到肝脏,后达肺、脑、骨等其他组织脏器。结肠癌也可直接浸润周围组织与脏器,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黏膜上。播散至全腹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腔积液等。

2、结肠癌的早期症状:

1)大便习惯的改变:右半结肠癌时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当癌肿继续增大影响到粪便的通过时还可出现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而左半结肠癌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病情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此外,若癌肿位置较低,还可出现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的感觉。

2)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样症状。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腹痛不适或隐痛。开始时可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而左半结肠癌时,多表现为梗阻可突发,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或慢性梗阻症状如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粘液等。

3)中毒症状:早期结肠癌症状还包括常表现为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4)腹部包块:50%左右的患者可发现腹部包块,系癌肿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某些包块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而晚期结肠癌由于癌肿与周围致使包块固定。

5)粪便带血或粘液:右半结肠癌时,出血量小且由于结肠的蠕动使之与粪便充分混合,导致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而左半结肠癌则其出血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有1/4的患者可在粪便中肉眼观察到鲜血和粘液。

3、结肠癌的晚期症状

(1)血便:是常见的结肠癌的晚期症状,也是结肠癌最先出现症状。由于癌所在的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状各不相同,长期出血可以产生继发性贫血。

(2)肠梗阻症状:结肠癌的晚期症状主要有腹痛、便秘、腹胀、呕吐、肠蠕动亢进,有时可见到肠型。

(3)腹部包块:50%左右的患者可发现腹部包块,系癌肿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晚期结肠癌由于当癌肿浸润较甚可致使包块固定。

(4)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和恶液质等。

(5)其他症状:结肠癌的感染可引起畏寒、发热;穿孔可引起弥漫或局限性腹膜炎;侵及泌尿系统可以引起泌尿系统症状。远处转移可出现肝肿大、黄疸、腹水、左锁骨上淋巴节肿大以及其他器官转移的特有症状。

4、结肠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是根治结肠癌最佳的治疗方法,凡适合手术的患者,应及早行手术切除。

2.化疗:结肠癌根治术后,仍有50%的病例复发和转移,因此术前、术后化疗有可能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是否选择化疗及选择何种抗癌药物依患者年龄、全身状态、伴随疾病、肿瘤分期、肿瘤是否完整切除而不同。

3.放射治疗:大肠癌中除了乙状结肠和直肠癌以外,放射治疗不起主要作用,但在有骨转移的情况下,放疗可减轻疼痛。单纯放疗效果不明显,而放疗配合化疗可提高疗效,亦可减轻放疗反应。术后放疗参照术前的放射范围。单纯放疗是针对无法切除的结肠癌,以缓解症状起到姑息性治疗目的。

4.内镜下治疗:对于早期粘膜层癌,可内镜下切除,晚期肿瘤,可在内镜下放置支架,以防狭窄及梗阻。

5.靶向药物:我们国家用于临床有两种,一种靶向药物作用于肿瘤血管内皮的表皮生长因子(VEGF),叫安维汀,把肿瘤血管切断。另外一种作用于肿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叫爱必妥;但是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如果K-ras基因是野生型,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两种靶向药物作用的靶点不同,分别与化疗联合以后产生很好的效果。化疗在结直肠癌中治疗的有效率能达到40%-50%,如果再联合靶向治疗,有效率可以提高10%以上。对于只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病人,化疗联合靶向,有效率可以提高到70%,使患者的生存获益巨大。

6.中医中药治疗:可作为辅助及支持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

5、结肠癌是怎么引起的

结肠癌的病因不十分清楚,但是,已经知道可能与以下癌前病变和一些因素有关:

1)结肠息肉: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发现结肠息肉可以恶变,其中乳头状腺瘤最易恶变,可达40%;在家族性息肉病的病人中,癌变的发生率则更高,这说明结肠癌与结肠息肉关系密切。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并发结肠癌,发生率可能比正常人群高出5~10倍。发生结肠癌的原因可能与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刺激有关,一般认为在炎症增生的过程中,经过炎性息肉阶段发生癌变。

3)血吸虫病:由于血吸虫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

4)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结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在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的人群中发病率高。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5)遗传因素:结肠癌的发生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这已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1、如何预防结肠癌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多吃山芋、玉米、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利于肠道毒素的排除。尽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败的水果、蔬菜及食物。

2.多喝牛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已经有证据表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A、C、D、E能够降低患有大肠癌的风险。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身体,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4.如有结肠癌的高危因素,如家族性结肠癌或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应定期去医院咨询或检查,尤其是45岁以上的成年人,定期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并进行处理,防止发生癌变;

5.高度重视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如大便性状、次数,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

2、结肠癌手术治疗方法:

1、局部切除术:指肿瘤所在区域的部分肠壁切除,适应于早期结肠癌,Dukes’A及部分A1期,基本要求为:①切除肠壁的全层,②切缘距肿瘤不应小于2.0cm。对于息肉样隆起型早期结肠癌可采用高频电疑电切圈套法切除,微小癌可用高频电热活钳术切除;对于平坦,凹陷型病变,甚至可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或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2、肿瘤肠段切除:指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一定长度的肠管,一般要求上、下切缘距肿瘤不应小于5.0cm,适用于限于浅肌层的肿瘤,即Dukes’A及部分A2期。

3、结肠癌根治术:是指手术彻底切除原发肿瘤并清除所属淋巴结,而组织学检查淋巴结转移限于X-1站以下者。结肠癌根治淋巴结廓清范围达1、2、3站而分别称之为D1、D2、D3术。而根据切除主干血管的支数又可分为:沿1支主干血管的手术称为区域切除,如回盲部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将切除2支主干血管的手术称为半切除如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将切除3支主干血管的手术称为扩大半切除术,如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一般经典式的半结肠切除可为D2半切除。而扩大的半结肠切除即指D3扩大切除。D2的适应证为Dukes,B期及C1期,D3术限于Dukes,C1期及C2期。

4、结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多为根治性切除术,但在某些情况下,允许为姑息性手术。通常联合切除的脏器和组织为腹壁、一侧肾、部分肝、脾、胰腺、十二指肠、小肠、胃、胆囊、子宫及附件、膀胱、输尿管等。回盲部和升结肠肿瘤侵犯右输尿管有时要求肾切除,有时受损的输尿管可以修复并且该侧的肾功能可以保存。受累的小肠整块切除一般没问题,但如果是十二指肠受累就不一样了,受累广泛者则无法根治切除,虽然Whipple术有时可行。十二指肠受累中等者可以随同结肠一并切除,但修补是个问题,端端吻合由于张力的问题,一般不可取,所以多采用Ronx-Y吻合或空肠修补。肝曲或脾曲向外侵犯如肝脏等,一般可以锲形切除相应受累的部分。胆囊受累可以一并切除,但如果是胆管或胰头受累根治的可能性较小。横结肠肿瘤一般很少侵犯胃大弯,但如果侵犯幽门可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脾曲肿瘤受累脾可以一并切除,胰尾受累也可一并切除胰尾。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比右半结肠更易侵犯输尿管和肾脏,可采取同右侧的方法处理。如果后腰肌肉群受累一般要求受累肌肉一并广泛切除。乙状结肠有时易侵犯卵巢、膀胱等,卵巢可以一并切除,受累膀胱可以部分切除。

5、姑息性肿瘤切除术:指术中有肉眼肿瘤残留者,或术后组织学证实有切缘、肿瘤基底残留者;1)绝对姑息性肿瘤切除术,指有肉眼肿瘤残留者,如已存在腹膜,肝及非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而无法行全部转移灶的切除者。

2)相对姑息性肿瘤除术(或相对根治术),虽为根治性术式,术中肉眼判断肿瘤亦似切除尽,但或清除的最高一级淋巴结已有转移者。

由于结肠癌发展相对缓慢,积极的姑息性肿瘤切除是有肯定意义的。姑息性手术切除者其3年生存率仍可达30-50%。且可避免或减少因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而致死。

6、全结肠、次全结直肠及全结直肠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指切除直肠以上的全部结肠行回肠直肠吻合术。次全结直肠切除则包括结肠及一定长度的直肠切除,行6、低位或超低位的回肠直肠吻合术。全结直肠切除则指切除全部结直肠的回肠腹壁造口或回肠肛门吻合术。这些术式多应用于结直肠良性病变或多发的良性肿痛(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等)。在结肠癌病例的应用中,限于结直肠的多原发癌,结肠息肉病合并局部恶变者。

7、结肠癌扩大根治术:结肠不同部位的癌,由于淋巴引流的连续性以及相对分隔的区域性,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几种术式来适用于不同部位的结肠癌根治性手术。

(1)右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对于盲肠、升结肠、横结肠肝曲的癌,应在根部结扎切断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之右侧分支,并清除这些部位的淋巴结。同时还应该清除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周围,右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对于肝曲的癌还应清除胃大弯胰头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淋巴结。

(2)左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对于以横结肠脾曲到乙状结肠起始部的癌,多在根部结扎切断中结肠动脉的左侧分支及降结肠动脉,同时还应该清除这些部位以及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腹主动脉周围、左髂总动脉旁、左髂外动脉旁淋巴结,对于脾曲的癌还应该清除胃大弯淋巴结及脾门淋巴结。

(3)横结肠癌扩大治术对于横结肠中部的癌应在根部结扎切断中结肠动脉,清除该部淋巴结,同时还应清除胃大弯淋巴结,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淋巴结,肝动脉旁淋巴结,脾动脉旁淋巴结及胰腺下缘部的淋巴结。

(4)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对于乙状结肠癌应在根部结扎切断肠系膜下动脉并清除其根部淋巴结、痔上动脉旁淋巴结,同时,还应清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以及左侧髂内、髂外动脉旁淋巴结。

1、结肠癌手术治疗费用:

结肠的手术治疗费用因人而易,如病人的年龄、伴发疾病、肿瘤分期早晚、有无肝脏及腹膜转移、有无肠梗阻、有无腹部手术史、是否一期吻合而不同,并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和医院级别的不同。一般情况在三级医院费用在5-6万元左右,如果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费用增加1-2万元左右;

2、结肠癌术后护理方法:因人而宜,一定要听从医生及护士的安排,以下各项仅作为参考:

1、术后6个小时内需平卧位,头转向一侧,直至清醒;在病人平卧过程中,可以将病人的一侧后背及腰部垫些软枕,让病人侧一侧身,否则病人术后容易出现腰部酸痛;

2、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有情况随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3、在病人翻身时注意身上各种引流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输液管、吸氧管等保持通畅,不要拔掉或压迫,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输液是否走空或回血;如果引流袋快满了及时向护士汇报并处理。并注意在液体输完前提醒护士准备液体,以防液体走空或回血;

4、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使腹肌放松,改善呼吸,减轻腹胀。同时使腹腔内炎性渗出物积聚在盆腔,并利于积液局限和引流。

5、协助按摩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以防静脉血栓发生;鼓励病人术后早期活动,如病情平稳,术后24h可开始床上活动,3d后下床活动,以促进机体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肠粘连。

6、清醒后帮助病人拍背咳痰,如果是开腹手术同时需要保护手术切口,以防伤口裂开;

7、观察肠蠕动恢复情况,注意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胃肠减压;

9)最好向医、护人员学会给患者打腹带,如患者有造瘘口,需学习造瘘口的护理;

3、结肠癌化疗副作用: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根据化疗药物不同及患者的全身状态,每个人的化疗副作用并不一定相同,大致有如下的副作用:

一、恶心和呕吐:恶心感多在早上出现,

1.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避免产气食物、含油脂或辛辣食物可减轻恶心、呕吐及腹胀不适。

2.起床后先吃些干粮,如面包、饼干、麦片等。

3.鼓励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多饮水以避免脱水。

4.清凉的饮品,如果汁、运动饮料、汤品可减轻胃部不适,增进食欲。

5.每次呕吐完,可用白水或柠檬水漱口,以消除口腔味道,减缓不适,可以在口里含些冰块或薄荷片。

6.听音乐、看电视、与家人聊天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可减轻恶心感。

7.严重恶心、呕吐,应及时就医使用止吐药。

二、白细胞降低(多发生于每次化疗后7-14天,易发生感染)

1.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避免摄入生食。

2.经常洗手,减少出入公共产所,必要时戴医用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3.避免外伤,男性刮胡子时建议使用电动剃须刀,避免刮伤。

4.家中摆设应简单,室内不要养殖花草盆栽或放置鲜花(不流动的水、泥土、花粉等容易孳生细菌)。

5.白细胞降低至1.0*10^9/L时,需采取“隔离保护”,限制访客,患者本人、家属、访客均应戴口罩,直到患者白细胞增加为止。

6.白细胞降低时,医师会依据血常规报告,必要时给予注射升白针。

三、贫血(会有疲倦、虚弱、怕冷、眩晕等贫血症状)

1.应充分休息,以不影响夜晚睡眠为原则,白天可以小憩片刻。

2.体位姿势改变时动作要慢,避免引起头晕。

3.摄取含铁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紫色食物、肉类及动物肝脏。

4.医师会根据血液报告必要时予以输血。

四、血小板偏低(易造成淤血、牙龈出血、月经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延长等,严重时可能有血尿、解血便或黑便)

1.使用软毛的牙刷,不易伤害牙龈引起出血。

2.避免碰撞和穿紧身衣裤。

3.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前应先咨询医师。

4.轻轻的擦鼻涕,避免抠鼻孔,如果因天候改变造成鼻黏膜干燥不适,可用生理盐水滴鼻,以保持湿润或戴上口罩保持湿润。

5.壁免任何外伤以免造成出血不止,如有不正常出血请立即就医,医师会依血液报告必要时予以血小板输注。

五、口腔溃疡

1.每餐饭后养成习惯刷牙,当有口腔溃疡可以选用较无刺激性的牙膏,利用软纱布团绕手指或棉棒替代牙刷轻轻擦拭,清洁口腔。

2.避免戴假牙。

3.避免使用刺激性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建议每2-4小时用生理盐水漱口,若有口腔溃疡应每1-2小时漱口。

六、手足指端麻木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结肠癌放疗副作用:

放射治疗的并发症有局部性损伤和全身性损伤。局部损伤有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骨炎等;全身损伤有消化系统反应和骨髓抑制。

局部损伤:放射性肠炎:在放射中后期,患者可感到腹部不适,进食或饮水后加重,严重时可出现肠梗阻。这是由于肠道在放射线损伤下,出现黏膜充血、水肿所致;软组织纤维化:在放射后期出现,常表现为局部组织变硬,失去正常组织的弹性;

直肠癌放疗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放射性皮炎:放射初期可见皮肤发红,发痒,类似日晒性皮炎改变;放射中期皮肤色素沉着,变厚粗糙,毛孔粗黑;放射后期在皮肤皱褶、腹股沟区可出现湿性脱皮,局部皮肤浮肿,严重时出现水疱,继而破溃、糜烂,甚至溃疡;

结肠癌放疗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全身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放疗初期患者常出现口干、大便干燥;在放疗中、后期,患者可发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多发生在放疗后期,表现为全身乏力,血液学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下降。

1、结肠癌如何分期:

结肠癌分期有Dukes分期和TNM分期,Dukes分期现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减少。TNM分期作为国际标准,被广泛接受和采用,通常由三个基本分期要素组成,即T分期、N分期、M分期,通过TNM三个指标来反应该肿瘤的特性(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范围、进展程度等);T分期:T(“T”是肿瘤一词英文“Tumor”的首字母)指肿瘤原发灶的情况,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加和邻近组织受累范围的增加,依次用T1~T4来表示。N分期:N(“N”是淋巴结一词英文“Node”的首字母)指区域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受累情况。淋巴结未受累时,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的增加,依次用N1~N2表示。M分期:M(“M”是转移一词英文“metastasis”的首字母)指远处转移(通常是血道转移),没有远处转移者用M0表示,有远处转移者用M1表示。

具体的结直肠癌的TNM分级及所属的分期如下表所示:

mmexport1500968805409.jpg


康春博
康春博 主任医师
北京康复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