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板撕裂——关节镜小手术解决大问题

相信很多球迷看了以上新闻后对罗斯的赛季感到痛心,“半月板撕裂”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不算是陌生了,很多的体育新闻中常常会出现这个名词,但是作为一个关节外科医生,在我所接触的半月板撕裂的病人中,有运动量较多的人群,还有一种就是老年人群。
随着MRI检查(磁共振)的普及以及运动医学的发展,很多疾病被细分幷更容易被明确诊断,其中膝关节疼痛中的一大部分即由半月板撕裂引起。虽然我们常常会听到半月板撕裂这一词,但是半月板撕裂作为一种疾病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尤其是社会上的老年群体对其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些关于半月板以及半月板撕裂的科普小知识。

半月板是什么?
半月板是镶嵌于膝关节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的一块纤维软骨。用通俗的话说,半月板就是嵌在骨与骨之间的小垫板,减少骨与骨之间相互作用力,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半月板内、外侧各一个,内侧半月板呈"C"形,和内侧关节囊联系紧密;外侧半月板呈"O"形,和外侧关节囊没有直接相连,活动度较大。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半月板在股骨与胫骨中间,可以分散应力,使力量均匀分散,关节面局部受力减小。日常生活中,正常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并不会损伤半月板,急性损伤常见于屈曲位时的膝关节扭转,所以足球、篮球等运动好发;慢性损伤则多见于长期劳损后半月板变性,尤其是频繁下蹲的汽修工、电焊工等,极度屈曲的膝关节挤压中间的半月板,变性的半月板在哪怕是一个极小的扭转力量下就可以被撕裂。撕裂的半月板在膝关节间隙中随着人体的动作不断翻折,或是完全撕裂呈游离状态,一旦发生半月板碎片卡压至关节缝中,就会产生疼痛。
半月板损伤有什么表现?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有关节间隙固定点的压痛。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部分病人有"绞锁"现象(活动时病人常感到"咯嗒"一声,伤膝立即像有东西卡住了不能动弹,称为"绞锁",而且非常痛。经慢慢恢复后,又无意中听到"咯嗒"一声,膝关节立即恢复伸屈,称为"开锁",疼痛也随之减轻),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股四头肌萎缩。
半月板损伤如何治疗?
半月板属纤维软骨,其本身无血液供应,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界部分能从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应。因此,除极少数的边缘部分损伤后在制动的情况下(比如用石膏、支具固定)可以自行修复外,其余的绝大部分病人很难自愈,若任其发展,撕裂范围可继续增大,并且碎片卡压软骨可引起软骨磨损,导致骨性关节炎。因此对于半月板撕裂病人来说,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只有尽早的进行手术,才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治疗办法。
如今的半月板手术可以借助关节镜完成,切除碎片或缝合修复,达到微创、效果好、恢复快等目的。手术分为两类:部分切除就如指甲长长了,药物不能使指甲变短,需要用指甲剪修剪指甲;缝合是用专门的半月板可吸收缝合器缝合裂口。到底选用何种方式取决于撕裂时间、类型及范围。
希望读者朋友们可以从小处预防:在运动时加强对膝盖半月板的保护,减少其受伤的几率。从微处治疗:一旦发现要及早就医,防微杜渐。
本文是方超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