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金泉 三甲
陈金泉 主任医师
中山市中医院 肛肠科

便血的常见原因及其诊疗---陈金泉

1924人已读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肛肠科

陈金泉教授、主任医师

陈金泉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

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陈金泉工作室

2018·3·12

问:什么是便血?

答:便血是肛肠疾病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排出的粪便中混有血液或便前、便后带血或有明显出血者称之为便血。便血一般是下消化道出血的表现。鲜红或较鲜红的出血其出血部位主要在肛管、直肠或左侧结肠。

问:如何根据出血的颜色估计出血的部位?

答:便血的颜色取与出血位置的高低、出血量的多少及和血液排出速度快慢以及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长短以及有否伴有感染等有关。肛门、直肠下段出血常排出鲜血,或附在成形大便表面;结肠上段出血时,血液常混粪便中,并呈酱红色,胃及小肠出血如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可排出暗黑色即柏油样大便。但如消化道出血较多,排出较快者,有时也可见到较鲜红的血液.

问:如何根据出血颜色估计便血的原因?

答:便血的原因常多见于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直肠癌、大肠癌、血管病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其发病常见原因主要有(1)肛管直肠的化学或物理性损伤:(2)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粘膜炎症性出血;(3)良性或恶性肿瘤的溃烂或坏死;(4)某些全身疾病或凝血机制障碍:(5)血管病变等。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消化道肿瘤(不论良性还是恶性),当病变部位未发生糜烂、溃疡、出血之前,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也就是说消化道肿瘤一但出现便血症状,就说明肿瘤已经有一定时间了,要想在没有症状之前发现肿瘤及息肉,目前只能对有大肠肿瘤预警信号人群或45岁左右人群进行适当的有关筛查如大便潜血化验,电子结肠镜普查等。

问:鲜红便血常见于哪些疾病?

答:鲜红色便血常见于下列疾病

肛管疾病如痔疮出血、肛裂出血、直肠息肉、直肠急性糜烂出血等。

问:粘液血便多见于什么疾病?。

答;粘液血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直肠结核、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肛瘘、结、直肠较大息肉、直肠癌、大肠癌等疾病。

问:柏油样便多见于什么疾病?

答:柏油样便即黑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也可见于回肠或升结肠以上的肿瘤、炎症或血管病变引起的出血。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如食用猪、羊等血液或某些黑色类药物如灵芝粉、通便茶等也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问:什么叫隐血便?

答: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或叫潜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原则有胃溃疡、胃癌、大肠息肉、大肠癌等。

问:大便出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答: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有症状,常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应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发生便血应考虑下列疾病:
1
、肛门疾病

1)内痔出血 最大特点是血色鲜红而无疼痛。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一般表现为便后滴血、带血或射血。Ⅰ度内痔只有便血,便后无肿物脱出肛门外,Ⅱ度内痔便后滴血或射血,并伴有便后肛内有肿物脱出肛外,但便后可自行回纳肛肛内;Ⅲ度内痔便后滴血或射血,便后肛内肿物脱出无法推回肛内。

2)肛裂出血 便血多伴有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正如病者在我网站上留言所描述的那样每次大便都有出血,好像有什么硬物划过肛门”一样,因此中医称之为钩肠痔肛裂也是导致儿童便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3)直肠癌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血粘液便,最大特点是肛门有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进行性消瘦,直肠癌极易误诊为痔疮,临床误诊率达70%以上,经常应高度重视。

4)直肠息肉 位于直肠附近的较大息肉较静易引起出血。其出血多为暗红或带有血性粘液。

儿童息肉多为幼年性结肠息肉,多见于6以下岁儿童,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经常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面色苍白、生长发育迟缓等 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或有血性粘便、腹痛、腹泻、生长发育迟缓为常见特征等。3)放射性直肠炎,有肿瘤(如子宫或宫颈癌)放射治疗史,大便常有出血、肛门里急后重、大便困难等症状。
3
.结肠疾病

1)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进行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腹痛等,晚期有腹部包块或有不完全性梗阻现象,当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血性粘液。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多为慢性起病,主要症为脓性粘液血便,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大便次数从1次至日10多次或更多。

3)细菌性痢疾:多为急性起病,有不洁饮食或饮水史。主要症状为脓血性粘液便,肛门里急后重,常并有发热不适等症状。

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常有不洁饮食或饮水史如食白切鸡等(5)缺血性肠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发生于餐后或半夜入睡以后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突发腹痛,腹痛、腹泻,大便有暗红血液。

6)肠套叠 多发生于1岁以内小儿。常突然腹痛,并伴大便有暗红粘血便、发热等。

7)全身性疾病 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问:长期便血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答:长期中少量出血,易致人体出现慢性贫血,导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头发枯黄、影响生长发育及身体素质,导致过早衰老等。急性大量出血严重者会导致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恶性肿瘤性出血发性误诊或漏诊将会错失宝贵的治疗时机,影响预后与生存质量,导致严重的后果。

问:发生便血后应如何就诊治疗

答:如发生大量便血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促等,说明有出血性休克可能,应时送医院急救处理。平时出现原因不明出血症状应及早到医院有关专科进行肛门指检、肛窥镜检查等。电子结肠镜是目前诊断各种大肠疾病特别是大肠息肉、大肠肿瘤等最重要诊疗设备。原因不明的便血应及时进行电子结肠镜等检查,以及早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陈金泉
陈金泉 主任医师
中山市中医院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