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放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放疗是食管癌重要的根治性手段。射线治疗不同于手术及药物治疗,有其独特的毒副反应,大家不太熟悉。因此我们谈一下食管癌放疗期间有哪些常见的毒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1、 全身反应 接受射线治疗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进食疼痛,梗阻加重等反应,尤其是在接受同步化疗的时候。这些表现比较常见,患者应该多休息,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当症状较重时,例如出现恶心、呕吐,进食显著减少,体重下降明显时应该给予补液、止吐及增进食欲的药物。绝大多数患者能顺利度过。
2、 放射性食管炎 主要表现为吞咽痛,吞咽哽咽感较治疗前加重,多出现在放疗开始10次以后,主要原因是食管粘膜经过射线治疗后出现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渗出等,疼痛症状明显,尤其是进食同时,患者因此产生进食恐惧,有的甚至怀疑自己疾病进展,产生焦虑,摄食减少,体重下降等。首先我们要清楚放射性食管炎是食管癌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反应,有的程度轻,有的程度重一点。治疗上医生会给予磷酸铝凝胶,康复新液等保护黏膜,促进修复的药物。对于严重的疼痛可以考虑使用镇痛药物,进食前10分钟口服麻醉药物如普鲁卡因等以减轻食管疼痛。必要时给予消炎、静脉营养或鼻饲管营养支持等。经过治疗后绝大多数症状会得到缓解。
3、 进食梗阻加重 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进食梗阻加重,通常出现在放疗10次左右。这其实也是放射性食管炎的一种表现。食管粘膜经过射线治疗后出现粘膜充血、水肿,导致原本因肿瘤而狭窄的食管狭窄更明显了。患者会觉得怎么越治越差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当水肿消退,肿瘤退缩时,进食症状会有显著改善。
4、 气管反应 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痰不易咳出。这是由于射线导致的气管反应(食管和气管比邻)。轻者无需处理,严重时可以给予止咳药物,雾化吸入等。
5、 放射性肺炎 可能出现在放疗期间,也可能出现在放疗结束后。放射性肺炎是胸腔放疗比较常见的远期副反应。他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较重要的包括肺部受照射体积及照射剂量,患者年龄、肺气肿病史,基础肺功能等。放疗科医生需要做的是尽可能降低肺照射体积及剂量,这一点在目前三维适形放疗时代已经得到极大的进步。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患者在接受胸部放疗期间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必须要的话建议戴上口罩。
6、 白细胞降低放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或血小板计数降低。若白细胞低于4.0×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时应及时联系您的医生。我们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象,当血象正常的前提下才可以继续放疗。特别是门诊患者,或在别的科室住院的患者,请每周主动联系我们至少一次。
本文系邓翀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邓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