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亚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耳聋、神经性耳聋怎么分类?怎么治疗?效果如何?

发表者:付亚峰 人已读

耳聋系指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耳蜗及其后各级听觉神经通路发生病变时,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由轻微听力损失到全聋均可发生,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5个级别。

耳聋是如何分类的呢?

耳聋分类方法较多,常见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 按发生时间分为先天性耳聋后天性耳聋

先天性耳聋出生后或出生时已经存在的耳聋,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以是非遗传性的。可以是单侧耳聋,也可以是双侧耳聋

后天性耳聋出生时听力正常,之后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耳聋,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以是非遗传性的。可以是单侧耳聋,也可以 是双侧耳聋

二、 遗传性分为以下两类

遗传性耳聋 由亲代遗传基因所引起的耳聋,多有家族中多人发病现象。

非遗传性耳聋 指患者在胚胎期及出生后,任何非遗传性因素引起的耳聋,如妊娠前3个月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耳聋,出生后慢性 中耳炎、外伤引起的耳聋

三、 解剖部位分为以下三类

传导性耳聋 系外耳道及中耳病变引起的耳聋,如中耳炎、外耳道耵聍堵塞引起的耳聋

感音性耳聋系耳蜗损害引起的耳聋(耳蜗是身体唯一的声音感受器管)如药物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 系耳蜗之后直到大脑神经中枢的神经通路病变引起的耳聋。如听神经瘤。

感音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在临床上不易分清楚,通常合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此类耳聋一般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有时可伴有眩晕,如自觉天旋地转及身体摇晃感)

哪一类耳聋最多呢?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临床上最多见一类耳聋,占临床耳聋患者的90%以上,将其再按病因分类,对临床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常见的病因有。

1药物性耳聋 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全清楚,一般与药物有种类、用量、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等有关,大概有几十种药物,统称为耳毒性药物。

1)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2)利尿剂: 呋塞米、利尿酸等;

3)抗肿瘤药:氮芥类,卡铂等;

4)其他药: 水杨酸类,乙醇、烟草中的一氧化碳、磷、砷、铅等。

2突发性耳聋 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3天内急剧下降,多种原因均可能引起。

3噪音性耳聋 短期或长期噪音引起的听力下降。长期戴耳机听音乐、或耳机音量过大是引起年轻人感音神经性耳聋新式原因。

4老年性耳聋 多发生于60岁以老年人,系听觉系统功能衰退引起,双侧逐渐发生的耳聋

5创伤性耳聋 如颅底外伤等引起内耳骨折等,引起的耳聋

6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耳聋,最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感染,如流行性脑膜炎、腮腺炎、流感、艾滋病、梅毒、伤塞、麻疹等。

7全身相关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脂、甲功低下、白血病、结节性动脉炎等。

8微量原素缺乏 如碘、锌、铁、镁等缺乏,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引起的耳聋

9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某些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管炎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特点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10 其他少见疾病,如听神经肿瘤、耳硬化症、脑干梗塞及出血等。

如何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呢?

只要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塞感等不适,需及时到当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耳部体检,必要时行听学力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有纯音听阈测定、耳声发射、声导抗检查,大概200多元。必要时还需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CTMRI、血液、免疫学检查等。

如何治疗呢?

总的来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无效时有些患者可配戴助听器。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手术等疗法能使得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完全恢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药物治疗 依据病因和分类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如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粘度、营养神经、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补充微量元素、抗病毒等。

2、高压氧治疗 对部分感音神经性耳聋可能有效,如突发性耳聋、噪音性耳聋、早期药物性耳聋等。

3、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比较适于先天性耳蜗发育异常的幼儿,最佳手术时7岁以前,7岁以后即使能听见声音,也很难学会语言。

4、语言训练 适合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

5、助听器先配。 适合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没有完全丧失听力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

下图为外耳、中耳、内耳解剖示意图。

<!--HAODF:8:erlong--><!--HAODF:8:erlong--><!--HAODF:8:erlong--><!--HAODF:8:erlong--><!--HAODF:8:erlong-->耳聋<!--HAODF:/8:erlong--><!--HAODF:/8:erlong--><!--HAODF:/8:erlong--><!--HAODF:/8:erlong--><!--HAODF:/8:erlong-->示意图.JPG

本文是付亚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