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贡京京
贡京京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医学心理科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神经运动症状

5677人已读

对部分患者来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又被称为经典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奋乃静等)后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其中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TD)、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恶性综合征(NMS)等,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前三个障碍:

  1. 急性肌张力障碍:常出现于高效价第一代精神病药物使用后的第一周,40岁以下男性患者风险较高,常引起颈部、面部、口舌、背等部位的肌肉发生急性肌强直和震颤,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关节脱臼、喉部痉挛而阻塞气道,偶尔也会引起吞咽困难。

  2.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扎托品注射液2mg)可用于肌张力障碍的快速缓解,如果效果不佳,可试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注射液 1mg),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多次用药控制。

  3. 迟发性运动障碍:长期服用第一代精神病药物的50岁以上的女性更容易发生,表现为面部、颈部、口舌、四肢末端、躯干等部位的肌肉组织发生不自主的运动,例如早期可出现咀嚼、伸舌、鼓舌(舌头推动面颊或嘴唇)、咂咬嘴唇、做鬼脸等动作,还可有像舞蹈一样的不自主的肢体动作。

  4. 迟发性运动障碍也可出现在停用或减药期间(停药或减药过快),这时需要缓慢减药,必要时还要恢复一定剂量的药物,再试行缓慢减药;使用第一代药物的患者要换用第二代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对于有痴呆、严重脑外伤、精神发育迟缓、高龄患者慎用精神病药物,尤其是避免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可以试用维生素E、盐酸异丙嗪或银杏叶提取物片等,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最好避免使用抗胆碱药物(如盐酸苯海索等)。

  5.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主要表现为身体不同部位的肌强直和震颤,但发作时间相对延迟,多出现于长期服用药物后,症状与迟发性运动障碍多有重叠,治疗效果不佳,最好以预防为主。

贡京京
贡京京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医学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