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肿物鉴别——颌下腺肿瘤
颌下腺肿瘤发生于腺上皮或鳞状上皮,肿瘤的类型繁多。准确的诊断取决于病理学检查,临床检查主要着眼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
特点:
颌下腺肿瘤中,良恶性比例大致相等。良性肿瘤以混合瘤居多,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居首,其次为腺癌或黏液表皮样癌。
颌下腺良性肿瘤表现为颌下区发生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其界限清楚,有一定活动度。颌下腺造影可见腺体内有占位性病变,但无导管中断以及形成碘油池等改变。
颌下腺恶性肿瘤表现为生长较快的肿块。疼痛或无痛,质地软硬不等,累及神经则有功能障碍。舌神经受累可出现患侧舌痛或麻木。舌下神经受侵犯则伸舌运动受限并偏向患侧,患侧舌肌萎缩并有震颤。面神经下颌缘支受累则出现下唇运动失常,患侧下唇不能向下外牵拉以及红唇不能外翻。恶性度高、生长快的肿瘤如鳞状细胞癌、腺癌,以及长速不快、但为时已久的腺样囊性癌,皮肤及周围组织常被浸润呈板状硬,有些可触及转移性淋巴结。
鉴别诊断:
1,慢性颌下腺炎:无明显涎石阻塞症状、病史较长、X线片又难以显示阳性结石的病例很易被诊断为肿瘤。仔细询问病史,病史可忆及有随进食增大的不完全阻塞症状,有反复肿大的病史。肿块虽硬,但大小仍如原腺体并较恒定,无进行性增大表现。颌下腺造影可见导管呈腊肠状或可见到阴性结石。
2,颌下淋巴结结核:有炎症病史及结核病其他特点的病例诊断并不难,但是对于颌下区的孤立性结节,经抗结核治疗2周无效者,最好行手术切除活检,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获根治效果。
3,颌下区囊肿:质地柔软,一般不能压缩,穿刺内容物为囊液。
4,颌下区脉管瘤:一般病史较长,质地柔软,具有压缩性、低头增大等特点。穿刺可与颌下腺肿瘤相鉴别。
5,鳃裂囊肿: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颌下三角后下部。肿块柔软,界限清楚。
6,颈动脉体瘤:肿块中心在颈动脉三角区,但亦可表现于下颌角后下、胸锁乳突肌前缘间,类似于颌下腺肿瘤。颈动脉体瘤有其临床特点:肿瘤常使颈动脉移位并与之固定,因此可扪及肿块有搏动。由于颈动脉体瘤所处的位置,它只能侧方移动而不能上下移动。听诊可闻及杂音。颈动脉造影可见肿块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并使颈内、外动脉明显移位。
7,神经鞘瘤:通常在颌下三角后下部出现肿块。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呈卵圆或长卵圆形,中等硬度,有时可见其向咽侧突出。触诊无搏动,听诊无杂音。
处理:主张行颌下腺及肿瘤同期切除术。如肿瘤与下颌骨骨膜粘连、或X线片显示下颌骨有破坏的病例,宜同期切除半侧下颌骨。对诊断为颌下腺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的病例,主张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行颈淋巴清扫术。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口腔科魏博医师
本文是魏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