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长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可引起血管的损伤。
糖尿病为什么能损害血管?
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导致了人体内的大量脂肪分解并迅速进入肝脏,经过肝脏的再次分解,产生出大量的甘油三酯,之后这些甘油三酯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浓度明显增高,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
举个例子:血管相当于平常家里的下水管,下水管使用时间长了,水里面的污物多了就容易长水垢,同样,血管在各种危险因素(血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的作用下也容易形成斑块从而引起血管硬化。水垢太多了就可能造成水管本身的狭窄或堵塞;即使不堵塞,部分水垢可能会脱落并随着水流被带到前方的水管,如果前方的水管比较小就可能被这些水垢堵塞。
血脂异常有哪些危害?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非常高,是正常人的2到4倍,主要是由于脂代谢障碍所导致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最终造成脑血管病、冠心病、下肢血管动脉硬化以及肾脏病变等等。
控制血脂异常的药物
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降脂药物一般有五大类,最常用的是他汀类,第二类是贝特类,第三类是烟酸类,第四类是胆酸螯合剂,第五类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及其它类。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往往是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导致的,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
注意:部分食品,如山楂等有一定的降血脂疗效,但疗效不确定,当发现血脂异常时,安全、有效的做法是遵医嘱服用药物。
本文是王骥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