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平贤
王平贤 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泌尿外科中心

胡桃夹综合症是怎么回事?能自愈吗?怎么治?哪些情况需要手术?

10939人已读

不少年轻人,由于肉眼血尿或者小便检查发现“尿潜血”而被诊断为、或者疑为“胡桃夹综合症”。为此,病人四处求医、很是焦虑。那么,什么是“胡桃夹综合症”?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症状?能否自愈?该怎么诊断和治疗?哪些情况下需要做手术?做什么样的手术?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30多年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在此力求通俗易懂地讲解,使患友或家长能成为解决自身与亲人困惑的专家。

一、什么是胡桃夹综合症

具有 “泵”样功能的心脏,先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的“动脉血”注入大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后者犹如树干逐渐分成细小的枝,以此将“动脉血”滋养全身的器官和细胞(如: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营养肠管)。然后“动脉血”→“静脉血”、并从相反的方向逐步汇集,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回流到心脏,如此周而复始、生命不息。

1572456380.png

在上述过程中,部分血液从腹主动脉→肾动脉→肾脏→滋养肾脏(肾脏同时还好比是一个“筛子”,对血液进入过滤)。最后,血液→肾静脉→下腔静脉→心脏。

1572456613.png

在左肾静脉→“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左肾静脉”需要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缝中穿过,这个夹缝如果过于狭小,就会犹如“核桃(胡桃)”被钳夹于“核桃夹”内,从而导致左肾静脉受压→血流受阻→远侧肾静脉压力↑→如果发生了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就叫“胡桃夹综合症”。

1572456631.png

其实,很多正常人的“左肾静脉”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受压迫(即:胡桃夹现象)。

1572456639.png

二、肾静脉受压后的血流变化

“肾静脉受压”的结果就好比是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导致“车行缓慢”、高速公路成了宽阔的“停车场”,然后车辆则纷纷下道,改走国道、省道、和乡村小路。为此,会发生以下结局:

1.向“非主干道”大量涌入的车辆,会使位于交通要道的“集镇”车辆严重拥堵、交通近乎瘫痪(男性:精索静脉曲张;女性:盆腔淤血);

1572456693.png

1572456710.png

2.“非主干道”前所未有的巨大负重会导致薄弱的路基垮塌、汽车坠入河沟(血尿)。

3.久而久之,分流的道路会被加固、加宽,以此逐渐适应超负荷的车流;车辆也会择道而行,此时即便高速公路完全不通,翻车与坠河事件也会很少或不再发生。

1572456755.png

三、胡桃夹综合症的表现

胡桃夹综合症多发生在10多岁~20多岁的年轻人,尤其是生长较快的瘦高个子青年,这可能是因为身体生长过快→导致内脏血管受到牵拉→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小→肾静脉受压↑;此外,女性发病率稍多于男性;再者,当减肥过快时也易发生胡桃夹综合症,这可能是由于在上述“夹角”内起支撑作用的脂肪组织减少→肾静脉受压↑所致。

随着年龄的增大,侧枝循环得以逐步建立,绝大部分患者症状逐渐缓解、甚至消失。

主要的症状

1.肉眼血尿,严重时伴有条状凝血块,此时可发生“肾绞痛”(表现为:左侧腰腹部阵发性疼痛,甚至伴有恶心呕吐)。肉眼血尿多间断性,活动后可加重。

血尿是由于肾内静脉压↑→小血管破裂;其实,最常见的应该是“镜下血尿”(即对外观清亮的小便进行化验时,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的红细胞,即“尿潜血”阳性)。

2.左侧腰、腹部隐痛。常于直立位、行走时加重。这是因为左侧肾脏内的静脉压↑→肾脏体积↑→肾包膜张力↑所致。

3.精索静脉曲张、或盆腔淤血(女性)。正常情况下,左睾丸(卵巢)动脉→左睾丸(卵巢)→左生殖静脉→左肾静脉→下腔静脉;当“肾静脉受压”时,上述血流阻力↑→血液回流受阻→甚至血液倒流→精索静脉曲张(男性)、或盆腔淤血(女性)。后者的临床表现:男性为左侧阴囊内隐痛不适(多数人症状不明显)、左侧睾丸旁有“蚯蚓团”状曲张的静脉;女性为慢性下腹坠痛、腰背痛、疲倦、痛经和白带过多等,常于直立位加重(又称:卵巢静脉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

4.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这可能是因为左肾静脉受压后→出球小动脉阻力↑→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蛋白漏出。

5.较少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除长久直立时腹痛外,有头晕、头痛、恶心、乏力、晨起不适、面色苍白、血压偏低等;甚至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经常阵发性腹痛、呕吐,慢性病程,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可缓解腹痛)。如有上述病症,应警惕有“胡桃夹综合征”的可能。

当上述症状很严重+血尿→很可能本病伴发“肾静脉血栓”形成。

四、胡桃夹综合症的诊断

1.当年轻人出现肉眼血尿,尤其是生长较快的瘦高体形者,其于运动后发生血尿,特别是阴囊检查发现有“精索静脉曲张”时,应想到本病。

2.化验小便:在没有肉眼血尿时,尿检发现大量的红细胞(即“尿潜血”阳性)、且伴有蛋白尿者,通常被首先想到的是“肾炎”,但应注意排除本病。“肾炎”的“红细胞”来源于肾小球,而“胡桃夹综合症”为“非肾小球”性血尿,两者在化验上是有差别的。

1572456779.png

3.泌尿系统多谱勒超声(彩色B超)检查:针对上述情况应常规作该项检查。如果B超显示左肾静脉明显增粗、血液速度明显变缓(即左肾静脉内径是“夹角”处内径的3倍以上、“夹角”处血流速度是左肾静脉的3倍以上)、而泌尿系统未发现有其它病变时,则应高度怀疑本病。

4.膀胱镜检查:这是一项有创检查,但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如果在出现肉眼血尿时,若在膀胱镜下发现血尿是从左侧输尿管开口喷出的时,在上述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本诊断基本上可以成立。

1572456809.png

5.CT血管造影:如果B超检查效果不理想,CT血管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左肾静脉受压、扩张、生殖静脉曲张以及“夹角”的情况,还可排除其它病症。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夹角”<35°者。

1572456822.png

五、胡桃夹综合症的治疗

1. 保守治疗:几乎所有病人通过保守治疗后,其病症可得以缓解、甚至完全消失。方法包括:增多体重;尽量避免处于产生血尿的体位与运动,如睡觉时取侧卧位、尤其是左侧卧位,减少骑车和某些剧烈运动;对左肾静脉血栓形成者,应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有明显直立性低血压者,给予肾上腺素α受体的激动剂“米多君”口服。

随着腹膜后脂肪组织的增多和静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左肾静脉高压会得以缓解。

2.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手术解除左肾静脉的压迫。但临床上真正需要外科处理的病例十分罕见,除非经保守治疗2年以上,

① 血尿仍很严重,特别是因血尿导致严重贫血、需要输血者;

② 长期存在严重腹痛等症状,不能正常生活者。否则坚持一个字 ---“拖” 。

外科治疗包括以下方法:

① 游离左肾(开放手术或在腹腔镜下手术),使左肾静脉下移;

② 分流术(左侧精索静脉—左髂外静脉吻合术);

③ 在“夹角”部位插入涤纶楔子,使缝隙变大;

④ 自体肾移植;

⑤ 左肾切除,适用于左肾功能已严重损害,右肾正常者;

⑥精索静脉曲张严重者,行左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⑦ 介入治疗(左肾静脉支架植入术):对该方法的应用尚有很大争议,因为支架植入后有发生血栓形成、血管穿孔、支架移位至下腔静脉或心脏等严重风险,且支架植入后需终生口服抗凝药,后者对儿童和女性妊娠都是极为不利的,必须慎重又慎重。

1572456825.png



王平贤
王平贤 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泌尿外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