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葛亮 三甲
杨葛亮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中医科

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418人已读

一、概念: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事实上不是胃本身萎缩,而是胃表面的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并可能伴随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二、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不规律;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等原因。

三、临床表现: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消瘦、贫血等,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四、诊断:患者的症状、体征一般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首选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他检查无法代替。

五、西医治疗

1. 一般治疗

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做到“七分饱”,少食多餐,避免过热、过咸、辛辣食物,甜食也需要忌口,并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明确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考虑积极行杀菌治疗,以降低癌变可能。

3.对症治疗

主要针对胃肠动力不足、胆汁反流、消化不良等情况。对应地选用胃黏膜保护剂,比如硫糖铝、吉法酯、达喜等;促胃肠动力药,比如吗叮啉、莫沙比利等药;通过补充复方消化酶等,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抑酸剂(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需要个体化考虑,不应盲目滥用,如确有反酸、胆汁反流等症状,也可考虑。

六、中医治疗

1. 汤药治疗

根据患者不同证型,选用相应方药进行辨证论治,常见的中医证型主要有:肝郁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虚湿盛、脾肾不足等。由于现在城市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加之饮食不规律,加班熬夜等因素,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本人发现肝郁脾虚证所占比例较高,临证时,可以选用逍遥散或者柴胡疏肝散等加减应用,供大家参考。

2. 中成药治疗

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选用相应的中成药,比如香砂六君子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保和丸、大山楂丸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消化酶”,可以健胃消食,很适合合并消化不良者。

七、本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有症状者:可先用西药对症处理,适当配合1-2种中成药加强疗效,一般以2周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后再行调整;对于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考虑直接替换用中成药或者汤药治疗,一般也是每2周考虑调整处方用药。

无明显症状者:主要以预防癌变为主。首选中成药治疗长期服用,比如摩罗丹、胃复春等,不主张长期汤药预防。本人常用摩罗丹,该药选方用药比较平和,且非常适合用于无症状患者预防胃癌,同时也有权威证据支持:2019年3月,消化内镜国际权威期刊《Endoscopy》发表了“胃上皮癌前疾病及病变的管理”一文,文中引用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教授团队关于摩罗丹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评价的研究,研究显示该药可降低异型增生评分,异型增生消失率达24.6%。同时,需要加强饮食、生活、情绪管理,并且一定要定期复查胃镜,至少保证1年一次。

八、如何预防癌变:很多人经常会问这种病会不会变成胃癌?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但距离发展到胃癌尚有较长的过程,只要坚持定期复查胃镜,合理规律饮食,积极调整作息和心态,适当用药物进行治疗,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

九、声明:上述观点均为本人的浅见,每位患者都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处方用药,应至正规医疗机构,请具有符合执业资质的医师开具;如有引用,亦请注明,谢谢。


杨葛亮
杨葛亮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