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葛亮 三甲
杨葛亮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中医科

预防全球新冠疫情,多元化中医手段来助力

2584人已读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国家卫健委多次强调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一次采访中曾提到: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别到最后不行了才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此次疫情中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与现代医学治疗手段优势互补,协同取效。

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及治未病思想,本次疫情属于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预防疫病不仅强调增强机体免疫力,“机智”避开病毒也非常重要,这与当下防疫要求(减少外出及人群聚集,勤洗手消毒,佩戴口罩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中医药预防还可以通过内服、外用、饮食、运动等多元化干预。

一、中成药及中药汤剂

对于医学观察期的高危人群,可根据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结合本次疫情的病因病机,不同体质及当地气候,进行干预。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尚无足够证据证实其可以抑制或杀灭新冠病毒,不推荐正常人群进行预防性应用,若不当应用,不仅无法起到预防作用,反而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无论选用中成药还是汤药,都应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忌一方通用、过度预防。

二、中药香囊

中药香囊来源于中医传统的“衣冠疗法”,可通过随身佩戴,自然吸入中药挥发油成分达到预防目的。实验室研究也证实中药有效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刺激鼻粘膜,使鼻粘膜上的抗体含量提高,并激发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同时抑制多种致病菌生长。通常可选用一些具有芳香辟秽、开窍化湿、清热解毒类的中药配伍而成,常用有:藿香、佩兰、荆芥、防风、艾叶、苍术、白芷、薄荷、羌活、冰片、石菖蒲等。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可选取若干味,按一定比例打粉混合,制成中药香囊,每天佩戴(白天把香囊置于胸前佩戴,晚间置于枕边)),连续佩戴2周后更换。怀孕及有相关药物过敏、哮喘病史禁用。

三、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与中药香囊外用的功效类似,可直接将中药饮片浸泡后加水在锅中持续蒸煮挥发;亦将中药先浓煎、后过滤,然后把浓缩药液加入家用空气加湿器中熏蒸,每天1-2次。适合熏蒸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藿香、佩兰、荆芥、防风、艾叶、苍术、白芷、薄荷、羌活等。

四、中药泡脚

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煎煮药液来泡脚,有效中药成分在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防疫保健、增强体质的效果。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团队的一个防疫泡脚方:艾叶15克,藿香15克,苍术10克,丹参10克,石菖蒲10克,煎煮后加热水以没过踝关节为宜,时间在20-30分钟,水温不宜过高,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度,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水温及浸泡时间。

五、中医食疗

以均衡饮食为宜,三餐规律,保证充足的瓜果蔬菜摄入,做到“七分饱”,忌暴饮暴食、盲目进补。同时考虑到本次疫病以湿毒之邪为盛,尽量避免过食生冷、辛辣刺激、油腻、甜食等,以免损伤脾胃正常运化功能,也有助于避免脾虚生湿或者助湿化热。

中医药防疫手段丰富多样,还包括艾灸疗法、耳穴疗法、火罐疗法、运动疗法、情志调节等,根据中央防控疫情的要求,我们在此也呼吁大家现阶段尽量减少外出,不妨可在家中进行传统运动疗法锻炼,以期达到保健预防之功,比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也不失安全。


杨葛亮
杨葛亮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