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沛
主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
异戊酸血症
2388人已读
异戊酸血症
Isovaleric acidemia(IVA)
由于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isovaleryl-CoA dehydrogenase,IVD)缺陷所致的有机酸代谢病。
发病率: 我国台湾发病率为1/365000,大陆地区约1/160000
致病原因: 由于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亮氨酸分解过程中的产物异戊酰辅酶A的降解被阻断,旁路代谢生成的异戊酰甘氨酸和3-羟基异戊酸在体内聚集,能量生成受阻,常引起脑损害及多脏器损害。
临床表现: 早发型:多于新生儿期发病,喂养困难,呕吐,呼吸困难,嗜睡,惊厥,汗脚样体臭是最特殊的体征,常伴代谢性酸中毒、酮症、低血糖、高氨血症、低钙血症等严重代谢紊乱。如未能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疾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
晚发型:于婴幼儿期~成年发病,多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腹泻、高蛋白食物、疲劳、预防接种、药物等应激刺激诱发急性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昏睡、昏迷、惊厥,发作期伴有酮症、代谢性酸中毒,部分患者智力运动落后。严重患者于急性期死亡。
遗传缺陷: IVD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确诊方法: 一般化验,急性期血常规化验常有三系减少;血液氨基酸及酯酰肉碱谱;尿有机酸分析;基因分析。
治疗: 左卡尼汀,甘氨酸,特殊饮食。
本文是张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