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便秘:家长应该知道的原因!
万医生在门诊经常能遇到便秘的宝宝,很多妈妈受此困扰,今天我就来盘点一下引起儿童便秘的常见原因。各位家长们可以对号入座,看看您家的宝宝有这种情况吗?
饮食因素
1、水分摄入不足: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液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便秘,尤其是很多妈妈喜欢给宝宝吃粗粮杂粮,还有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反而会加重便秘,天气炎热、出汗的情况下更应该多喝水。
2、奶粉冲调过浓或过多:有的妈妈认为奶粉冲的浓一点、营养更充足,其实并非如此。奶粉冲得浓,那摄入的水分相对就少,而且奶粉浓度高会提高奶液的渗透压、加重宝宝肠道及肾脏负担,不利于消化吸收,也会加重便秘。有些大宝宝特别喜欢喝奶,喝太多奶会降低肠道蠕动,也会让宝宝过饱、导致其他能促进排便的辅食吃不下,也会影响排便。
3、饮食中膳食纤维不足: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大便顺利排出,建议多吃蔬菜水果,也建议适当进食粗粮。
4、盲目补钙:家长都很担心宝宝缺钙,殊不知钙过量的副作用之一就是便秘,因此,在保证宝宝奶量的情况下,请在儿保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补钙。
5、奶粉过敏或食物过敏:部分宝宝在更换奶粉品牌或新添加某种辅食后出现便秘,其实也应该警惕是否过敏。如果暂停摄入后便便情况有改善、但再次尝试后又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初步怀疑这个问题了,可暂停该食品,隔一段时间后再予尝试。
行为习惯
6、未养成排便的好习惯:有的宝宝贪玩,排便的时候不专心、喜欢玩玩具(就像很多家长如厕的时候喜欢玩手机一样),这样会导致明明有便意,也会因为玩乐而憋回去,这是很常见的,所以,我们要从18-24个月左右开始培养宝宝规律如厕的好习惯,让宝宝养成固定时间专心排便。
7、不恰当的如厕训练:每个宝宝适于开始如厕训练的时机不一,就像不同的宝宝开始说话、走路的时间不同一样。有的家长过于心急,过早或强迫宝宝进行排便训练,这会给宝宝造成排便恐慌和焦虑,所以家长应该耐心一些,观察宝宝实际情况,酌情开始训练。
8、运动量不足:对于还不会爬的宝宝,家长可以每天帮助宝宝顺时针揉肚子、抚触等;对于大一些的宝宝,建议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也可以帮助宝宝消化、促进食欲。
9、环境改变:有的宝宝在上幼儿园之后才出现便秘,这可能是更换环境后,宝宝不愿意使用学校厕所、或者作息时间改变引起。还有的宝宝在家可以很规律地排便,但一旦外出就不排便,这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建议家长耐心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或者养成出门前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疾病因素
10、肠道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引起的肠道梗阻(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发育畸形等)、麻痹性肠梗阻等等。
11、代谢或内分泌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12、其他:如药物因素、误食所致机械性肠梗阻等。
总的来说,儿童便秘的原因很多,但如果注意健康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避免绝大部分因素的。一般轻度便秘可以在调节饮食习惯的同时,配合口服益生菌、乳果糖等来调理肠胃、软化大便。但若出现顽固性便秘或伴随其他症状,还是建议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查及用药!
本文是万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