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头族”你是否被颈椎病盯上?
一.颈椎病的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及其相关的肌肉、韧带、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结合症候群。

流行病学调查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40 ~ 50岁的发病率为20%,60岁以上者达50%,而70岁以上则更高。颈椎病多为青中年好发,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近年来有研究,我国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二.临床分型
1.颈型-颈部僵硬不适、疼痛
2. 神经根型-上肢疼痛麻木
3.椎动脉型-头昏、眩晕、恶心、呕吐
4.交感神经型-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5.脊髓型-下肢无力,步态笨拙(踩棉花感)
6.混合型-同时有以上两种以上表现者
颈椎病各年龄段的病理及表现特点
1.年轻人—曲度变直,颈椎失稳,多为颈型颈椎病。

2.中年人—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易刺激或压迫颈椎周围相关的神经或血管,多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为主。

3.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比较严重,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较为常见,表现严重,容易复发。脊髓型在这个年龄段也比较常见。

三.颈椎病的相关检查
常规检查对每例患者的基本检查,包括详细地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等。
1.X线检查
2.CT、磁共振成像检查
3.TCD、椎动脉造影
4.肌电图
x线检查
通过X线片医生可以了解到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错位等

正侧位片了解颈椎曲度和椎体错位情况
张口位片
可以了解第1.2颈椎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

斜位片
判定椎间孔中神经根受压情况

动力位片
过屈和过伸位,可以了解颈椎稳定性重要途径

CT.核磁共振
对于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显示清晰,使医生清楚了解到脊髓是否受压及受压的情况

TCD或椎动脉造影
了解颈椎部位的血管病变

本文是陈少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