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痛疾病之五—钙化性肌腱炎
一、什么是钙化性肌腱炎?
钙化性肌腱炎通常影响40岁以上的患者,其特征是在肩袖肌腱的钙质沉积。术语“钙化性肌腱炎”是意味着:钙化—钙质的沉积;肌腱炎—沉积物堆积导致的刺激或炎症。该疾病引起肩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钙质沉积刺激导致肌腱肿胀,当上下活动上臂时,沉积物在肩峰下的滑动会产生剧烈疼痛。通俗的说就
是韧带或肌腱里面长了石头。


二、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特征
该疾病通常累及30-50岁的成年人,女性患者较多。内分泌疾病如月经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可
能会增加钙化性肌腱炎的风险。
三、钙化性肌腱炎的发病机制
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认为一是由于机体老化过程的肩袖肌腱获氧能力降低,二是由于长期过顶(头顶)抬臂运动可能增加了肩部的机械压力负荷。钙化性肌腱炎的发生主要分两个阶段:钙质形成和再吸收。第一阶段肌腱细胞发生变化,促使钙晶体形成。第二阶段机体再吸收钙沉着,肌腱愈合。肩关节疼痛较多发生于再吸收阶段,因为肌腱内的钙质沉积在吸收阶段处于高压力状态。但是许多患者(可能高达75%的
患者)无疼痛症状或只是轻微痛疼。
四、钙化性肌腱炎的诊断
症状多为肩关节剧烈疼痛,也可表现为肩部活动范围受限、僵硬、无力。体征常为钙质沉积区域的压痛。X线平片可显示肩袖部位的钙质沉积。 CT或MRI也能
显示钙质沉积,但不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
五、钙化性肌腱炎的治疗
大多数人可选择保守治疗,因为钙沉积物一般会重吸收而消失。通常观察2-3周后,患者能重新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疼痛也明显缓解。发病3-10年后,
大约1/3的患者的钙沉积可完全消失。
如果病人保守观察无效,持续症状多为疼痛,可以首选非手术方式包括口服消炎药物缓解疼痛,以及物理治疗改善肩部活动受限和僵硬症状,也可以在肩峰下注射类固醇(可的松)。注射和口服药物治疗可
缓解疼痛,但无证据表明药物能促进钙的吸收。
非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超声冲击波疗法和针刺疗法,后者采用粗针刺穿钙沉积物来释放压力。超声冲击波和可的松联合使用(离子电渗疗法)可能有助于
减轻疼痛、促进钙质再吸收。
若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可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取出钙沉积物。一般要在关节镜监控下,在肩袖肌腱处做切口释放钙沉积物,随后电动刨削和吸引装置将移除沉积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