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戴心怡 三甲
戴心怡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

小嵌甲,麻烦大

2068人已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趾甲“长到肉里”的经历,走路的时候,反复摩擦,十分烦恼。一旦触碰硬物,更是钻心的疼痛。还时不时会发炎,脚趾变得又红又粗,鞋都没法穿,真是太折磨人了!这种趾(指)甲长到肉里的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嵌甲- 趾(指)甲的边角一旦长入紧邻的皮肤软组织中,就会发生嵌甲, 而第一足趾(大脚趾)往往是最容易发生嵌甲的地方。根据英国国家卫生署(NHS)的一项研究表明,嵌甲多发生在足部易出汗的人群(如青少年),此外,老年人发生嵌甲的风险也会增加(趾/指甲随年龄增长而增粗变厚)。那么,导致嵌甲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1. 不正确的修剪趾(指)甲:修甲过短、过深或没有切割成直角(因为倾斜的侧甲缘会促使指甲长入皮肤);

2. 畸形生长的趾(指)甲: 如不规则或弯曲生长的甲板;

3. 脚趾受压过度:如对脚趾施加很大压力的鞋类(太窄或太紧),过紧的袜子;

4. 趾(指)甲受伤:如脚趾的碰击,重物砸伤或反复的踢球(或类似)运动如芭蕾、跆拳道等。这些长时间反复对脚施加压力的活动会导致趾甲损坏,并增加趾甲向内生长的风险;

5. 不良的姿势;

6. 不良的卫生;

7. 遗传易感性。

嵌甲形成的早期,趾(指)甲周边的皮肤会变得肿胀,并在受压时产生明显的疼痛,常有液体积聚在趾(指)甲周围。如果没有引起重视,那很容易感染,出现皮肤红肿发热、疼痛、流血及流脓等症状,长期反复感染还可以造成趾(指)甲局部皮肤过度增生变厚、甚至继发趾(指)骨感染和溃疡形成。

因此,无论出现哪种症状,都应尽快治疗内生的趾(指)甲,避免症状加重。嵌甲未发生感染时,可先尝试在家中进行护理:

1. 温水浸泡趾(指),每日三至四次,每次约1520分钟(其他时间则保持清洁干燥);

2. 用洁净的棉球填塞在甲下,将皮肤从趾(指)甲边缘推开;

3. 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

如果尝试几天至几周的家庭护理后症状仍加剧,或者伴发感染(局部红、肿、热、痛)导致活动困难,则应考虑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医师可以根据嵌甲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如在局部麻醉保护下部分切除嵌顿的趾(指)甲,或是根治性的切除其下方甲床及周边部分软组织,来避免复发。如果嵌甲是由趾(指)甲变厚引起的,也可以完整的去除趾(指)甲。术后应保持足部抬高(1-2天),穿透气的鞋子,尽量避免运动,以利于趾(指)甲的愈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即使是嵌甲引起发的小损伤,刮擦等也可能导致足部严重的感染,因此,应尽快医治。

image.png

参考文章:

1.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 Ingrown Toenails. Sept 26, 2019 (Cleveland Clinic,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

2. Ingrown toenails.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

戴心怡
戴心怡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复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