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方延青 三甲
方延青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

浅谈突发性耳聋

2138人已读

《红海行动》是一部优秀的高票房电影,其间的战火炮弹声具有震耳发聩的效果。但小李同学在在观影后,单耳失聪从国外开会乘飞机回来加上严重睡眠的不足的王总以及跟爱人吵架后的白领小赵都遭遇了同样的境遇;退休工人张大爷,早晨一起床就突然耳鸣头晕,并伴有恶心呕吐,去医院一检查,发现一侧耳聋了。

以上这些情况被医生确诊为“突发性耳聋”(下文简称突聋)。近年来,突聋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且逐渐年轻化。因此,咱们有必要讲讲突发性耳聋前世今生了

突发性耳聋是指没有明显原因(比如外伤、中耳炎、爆震伤等)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可以在瞬间、几小时,也可以在几天内发生。目前,突发性耳聋病因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毛细胞损伤、内耳微循环障碍(内耳血管痉挛、内耳血管纹功能障碍)、内耳组织缺氧、内耳血栓或出血、膜迷路积水等有关。

患者发病前可以没有无明显诱因,但部分患者发病前有疲劳、感冒、情绪激动等经历。当今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方式不合理、作息方式不规律,这些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突聋的发生有关。马路上、地铁上,戴耳机的年轻手机族屡见不鲜,这往往也存在着听力损失的隐患。

关于突聋的定义,国外的定义可简化为3个“30”:即标准纯音听力测试连续3个频率显示至少下降30分贝的单侧听力损失。国内定义略为宽松,为2个“20”,即连续2个频率至少下降20分贝的听力损失。突聋发生在单耳最常见,双耳同时或先后受累较少见;但近年来病房双侧突发性耳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但很多患者不清楚突聋其实属于急诊的范畴。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一般在发病7-10天内2周内治疗,效果最好,这也通常是治疗的黄金期;听力恢复也常见于发病初期2周内。突聋发病是可伴有或不伴有眩晕,有些患者一开始注意听力下降,或仅重视了难以忍受的的眩晕、耳鸣、耳闷等症状亦或仅在患侧耳电话时才发现听力下降,因此延误了突聋的治疗,错过了早期最佳治疗窗

从诊断上讲,突聋的排除性诊断更重要即一定要先排除对患者健康或生命影响更为严重的的听神经瘤、脑肿瘤、中风、恶性肿瘤等疾病后才能诊断。1-2为一例外地按突发性耳聋治疗半年的患者,患者的听力较前有所恢复,但耳鸣未恢复。后续检查部磁共振发现脑桥小脑区肿瘤。

从恢复上讲,突聋患者不仅初始听力的损失差异较大,在不同个体上疾病的自然演变及恢复差别较大经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少部分听力损失较重的患者,佩戴助听器可以作为一种听力补偿方式;对于双侧极重度耳聋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笔者有一朋友在儿童期因受惊吓发生了单侧突发性耳聋,但成年后对其生活基本上没有造成很大影响,除非在其患耳旁极小声说话可能听不到。这可能因为其健耳经过长时间代偿后变得敏感于常人。但对于突聋好发的广大中青年患者,单侧听力损失后,突然无法听到环绕立体声,这种不适应可能更让人苦恼和失落。对于之前已有双侧听力下降或本身听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说,突聋的到来更是雪上加霜,因为无法有效地接收各种声信息,他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突发性耳聋没有特效的预防方式。但听力保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突聋的发生,包括: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减少一针致聋的发生;避免头部外伤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强度噪音,减少因噪生聋的发生(如开篇的小李同学)避免游泳减少中耳炎及因炎致聋的发生。同时,突聋的发生某种程度上也警告了患者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减轻压力、情绪稳定等。

突聋一旦发生,请尽快至正规医院积极治疗。



方延青
方延青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