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方延青 三甲
方延青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

如何正确与手机相处,保护视听

252人已读

手机,是当今名副其实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我国手机用户逾7亿;相当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至少拥有一部手机。

疫情期间,很多人居家办公,在手机和电脑之间互相切换,催生上班族新的“两点一线”......因此,在我们与手机的“朝夕相处”中,如果有一些小习惯没有注意到,可能在不自觉中对我们产生危害。

1.来自眼科医生的建议:手机、电脑、Pad等这些都属于视频终端,建议每使用20分钟,至少远眺20秒钟,缓解眼疲劳。视觉终端与传统纸质读物(如书本、报纸等)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能自动照明成像,且由屏幕快速不断地刷新完成,像素边缘具有不稳定性,也受到屏幕反光等影响,这种复杂的视觉环境需要眼球快速频繁地调节、对焦,加速了视疲劳。而眼干、视物模糊可能是视疲劳的先兆。

在使用以上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地聚精会神,减少眨眼次数,这不利于眼球内部湿度的保存。所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自觉的多眨眨眼睛或者“闭目”养神。鉴于以上连续使用时间,不建议用手机刷剧、看电影及综艺节目等,这些活动通常时间较长,而使我们忘记了眼睛的休息。

看手机的姿势也是有讲究的,如下图,眼睛距手机至少要30-50cm。而以“葛优躺”的姿势看手机,实际上与躺着看书一样,容易造成视疲劳和近视。特别是侧躺看手机,由于对左右眼造成的压迫力不同,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视力偏差,产生问题。

图3.png

也不建议在黑暗的地方看手机。在黑暗的地方瞳孔会扩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变强,可能对眼睛的黄斑造成损害。此时,建议调节屏幕和背景环境之间的亮度差异。

对于小朋友,建议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时间,接触自然光线对预防近视很有好处。

2. 来自耳鼻喉科医生的建议:“低头族”在地铁上随处可见,而低头看手机这个姿势不利于头部小血管的血供,包括我们脆弱的耳朵。尽管耳朵是大脑的邻居,他们距离很近,但实际上耳朵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其重要性明显不同与大脑这个人体的总司令部。当头部血供减少,首先保证的是“指挥中枢”-大脑的血供,而分布到耳朵的血供相对减少。耳朵的功能是由一根终末血管负责,很容易受到缺血、缺氧这些血管不良状态的影响,从而导致耳鸣耳聋、头晕等问题。同样,有时候,我们可能经常会选择这样的姿势看手机:躺在床上、头部靠在床头、颈部弯折成一定角度,经常保持这种姿势也会危害到我们的听力。

另外,很多年轻人喜欢带着耳机走路、跑步或者在地铁上戴耳机,听手机。其实,这对些习惯都在悄悄地损害我们的听力。在嘈杂环境下戴耳机时,为了克服周围环境声,会不自觉将耳机音量调大;而入耳式的耳机与耳膜之间形成了相对密闭的空间,声音能量无处释放,而全息被传入耳朵,对负责听力的细胞造成直接损害。另外,参考前文,建议每次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小于1小时,对于敏感或高危人群甚至更短,音量小于设备最大值的60%。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天暴露8小时85dB的声级,即会在多年后造成永久性耳聋(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约是140dB;嘈杂酒吧环境声音90dB;嘈杂的办公室80dB);近一半的青少年因使用个人音响设备(耳机、手机等)而普遍暴露于噪音,有时甚至超过了安全的音量水平;约40%的青少年在俱乐部、迪斯科舞厅和酒吧接触到具有潜在破坏性的音量噪声性听力损害无药可治,但这些损害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附:2015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日容许噪音水平:

图片3.jpg

另外,走路、开车、乘扶梯时看手机,会增加危险。已拨出的手机号码等待接通时或手机刚被接通时,手机辐射量增大,要保证手机远离头部。在信号弱的地方、在汽车或火车上打电话、或打手机时频繁移动,这些场景中手机辐射也较大,建议尽量避免。

综上,对于不良习惯:长时间看手机、经常用手机刷剧、低头看手机、侧躺看手机、在黑暗环境下看手机......您有几条中招了呢? 只有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习惯使用手机,才不会对我们的视听造成危害。


方延青
方延青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