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滥用眼药水,小心药物毒性角膜炎
最近,接诊的一位老年患者让我印象深刻,这位78岁的张大爷1个月前做了左眼白内障手术,术后一段时间都好好的,看东西也清楚,但近1周来总感觉左眼睛里有东西的感觉,出门怕光流眼泪,眼睛不敢睁开。我通过裂隙灯检查时发现左眼结膜充血明显,角膜上皮大范围点状缺损、浸润、水肿,局部有典型的“飓风样改变”。
原来,张大爷术后一直在同时滴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以及普拉洛芬滴眼液,由于术后未按医嘱及时就诊和减少滴药次数,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多种滴眼液导致角膜出现药物毒性角膜炎。药物毒性角膜炎发病具有隐匿性和症状多样性,常于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发生,临床上容易误诊,可出现结膜充血、角膜点状着染、飓风样角膜上皮病变、假树枝样角膜上皮改变,甚至角膜溃疡、穿孔。
(飓风样角膜上皮病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人对眼药水存在几点误区,比如:1.眼药水很安全,看广告随便买就行了;2.眼药水滴的次数越多越好,滴的舒服就行了;3.眼药水滴了几天不舍得丢,以后眼睛不舒服的时候随时拿出滴。殊不知,绝大部分眼药水含有防腐剂,长时间滥用眼药水可导致眼表损伤,还可出现药物毒性角膜炎,这跟眼药水本身的毒性和眼药水含防腐剂有关,还与眼药水种数及用药频次有关。常见的易出现药物毒性角膜炎的眼药水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抗青光眼药物,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局部麻醉药物等。
其实,药物毒性角膜炎是可以避免的,首先应规范用药,按医嘱定期复诊和指导用药;自行购药前应充分了解其药物毒性和药物特点,尽量选择药物毒性小或不含防腐剂防腐剂及含量少的药物;另外,普通眼药水开启1个月后即应弃用,除部分眼药水外,比如海露滴眼液由于采用独特的COMOD®系统,开启后可使用12周。
一旦出现药物毒性角膜炎,首先应立即停用所有相关眼药水,避免药物毒副作用继续损害角膜,同时使用不含防腐剂或对角膜没有损害的人工泪液,比如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海露),玻璃酸钠成分还具有促进角膜上皮生长修复的作用。必要时可配戴硅水凝胶型角膜接触镜。同时治疗期间,应注意眼部卫生,清淡饮食,注意休息,减少用眼。
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采用独特的COMOD®系统
本文是黄仕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