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腹泻,怎么回事?
怎样才是腹泻呢?这个问题看似古怪其实不古怪。大便次数增多,但是大便是成形固体状的,不是腹泻。腹部用力例如排尿时有少量大便从肛门漏出,不是腹泻。腹泻是指有每天三次以上的液状便,或者每天排便量超过200克、粪便含水量超过80%的糊状便。那才叫腹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超过3-6个月或者反复发作,就是慢性腹泻了。
慢性腹泻比急性腹泻原因复杂多了。而且有时并不是肠道本身的原因,及时看医生是必需的。
常见慢性腹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肠道粘膜本身有病变。常见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菌痢、肠结核、寄生虫病、真菌或病毒感染、肠缺血性疾病、肠道结缔组织病、成人乳糜泻、放射性肠炎、肠道淋巴瘤、肠淀粉样变性等。
第二种是消化功能障碍。这个容易明白。
第三种是肠粘膜对某些物质转运机制有缺陷。比较复杂,此处不多讲。
第四种是胆盐吸收障碍。常发生在末端回肠炎,胆囊切除术后。
第五种是肠道运动紊乱发生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肠憩室炎、类癌综合征、胃大部切除后倾倒综合征。
第六种是某些内分泌腺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阿迪森病、席-汉综合征、恶性类癌、胃泌素瘤。
第七种是小肠内细菌繁殖过多。
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腹泻。
特别要重视的是胰腺癌、结肠癌、结肠多发性息肉、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慢性腹泻。
本文是李继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