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正明 三甲
杨正明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骨科

射频消融技术可用于骨转移癌的治疗

3836人已读

射频消融技术最早于1990年由Rossi教授率先用于肝脏肿瘤的治疗。随后,射频消融技术治疗骨肿瘤的应用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自2003年开始射频消融技术从四肢良性骨肿瘤开始到骨盆肿瘤,目前也应用于脊柱椎体。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其越来越被接受用于骨的肿瘤,尤其骨转移癌的治疗。

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就是将射频针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穿入肿瘤体内,然后加热射频针,使肿瘤的温度达到70-120度,以高温来杀死肿瘤。被杀死的肿瘤组织存留在患者体内被认为又可以作为肿瘤抗原,刺激机体杀死剩余的肿瘤细胞。如果控制有效,患者可以恢复较为正常生活,有着较好的生活质量。

通过用射频消融技术辅助治疗骨的转移癌,体会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降低手术难度,进而减少手术风险。也可用于姑息性的灭杀肿瘤,控制肿瘤,减轻疼痛。以往认为,发生骨转移癌就意味着肿瘤晚期,医患双方常常会放弃治疗。但这种理念对于目前的情况已过时了,随着综合治疗的进步,骨转移癌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癌症患者立即的生命终结,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的易发生骨的转移瘤,甚至以往认为生存时间不长的肺癌由于靶向药物的发展,这些癌症患者带瘤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通过外科手术和/或射频消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解除患者的癌痛之苦,最大限度地减少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发率,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应该相信,经过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许多患者可长期带瘤生存,在剩余的生命里无痛苦的生活,甚至部分病人可长期正常生活。







杨正明
杨正明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