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晓波 三甲
胡晓波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

淹溺的急救方法

1056人已读

淹溺是意外死亡的一个常见原因,也是全球儿童死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淹溺的危险因素包括:对水上安全负主要责任的成人监管不力、不会游泳或高估了游泳能力、冒险行为、使用酒精和违禁药品、低体温、癫痫发作和儿童发育障碍。淹溺最终引起组织缺氧,从而影响体内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已不再认为海水淹溺和淡水淹溺之间有重大区别。

5b0988e595225.cdn.sohucs-2.jpeg

●通气是淹没损伤患者最重要的初步救治方法,一旦施救者到达浅水区或平稳处就应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如果给予2次使胸廓起伏的人工呼吸后患者无反应,施救者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腹部冲击法或从肺中排水的其他体位引流法未被证明有效,不应为了实施这些操作而延迟人工呼吸。


●非致命性淹溺患者中颈部脊髓损伤不常见,除非有损伤的临床征象或相关的损伤机制(如头朝下跳入浅水中)。


●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或心房颤动的低体温患者的脉搏可能难以触及;对低体温患者开始胸外按压前应仔细探测脉搏至少1分钟,因为这些类型的心律失常不需要立刻处理。由于低体温有神经保护效应,已有研究充分证实了低体温和心搏骤停的患者尽管复苏时间较长(有时达数小时),也完全康复。


●对生命垂危的患者,采用标准操作以降低发生脑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常用的干预手段见文中所述。治疗性低温的作用仍不清楚。没有很好的证据支持对非致命性淹溺患者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预防性抗生素。机械通气策略与其他类型急性肺损伤策略相似。


●对有症状的患者,气管插管的指征为:


●神经功能恶化的体征或不能保护气道


●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不能将PaO2维持在60mmHg以上或不能将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在90%以上


●对于无需立即气管插管的有症状患者,应吸氧以将SpO2维持在94%以上。另外,通过持续气道正压(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BPAP)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氧合,并减轻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应将低体温患者的湿衣服脱掉并进行复温。


●患者分诊;有症状的患者应住院治疗。


胡晓波
胡晓波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