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真假难辨?
有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怎么治都治不好,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效果,症状反反复复。那是因为你很有可能走错了方向,你可能就不是胃食管反流病。
那是因为他们得的可能不是胃食管反流病,而是食管裂孔疝。他们两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完全一致,真假难辨!他们之间在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原因在于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所产生的症状可以互相重叠。一些表现与食管有关,一些表现表面上与食管没有任何关联,如急性哮喘发作、突然的声音嘶哑等。鉴别它们两者,如果单纯在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上区分,可能面临较大的难度。所以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更多的是需要影像学和功能测量方面的证据。
食管裂孔疝是食管裂孔处发生了结构性改变,由于膈食管裂孔的扩大,环绕食管的膈食管韧带等组织薄弱等,致使腹段食管、胃食管结合部或胃底随腹压增高,经宽大的裂孔而进入纵隔,也就是进入胸腔内,从而破坏了此处的抗胃酸反流机制,进而引起胃食管反流、食管炎等一系列症状。
早期的食管裂孔疝,环绕在食管周围的组织其代偿功能尚存,可以不出现胃食管反流的表现。随着在胸腔负压作用下,环绕在食管周围的组织代偿功能减退,抗反流功能下降,就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因此,大多数小的HH,尤其是Ⅰ型滑疝早期一般无症状或体征,可能偶有胃食管反流的表现。大的食管裂孔疝,尤其是Ⅲ~Ⅳ型的食管旁疝通常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而且还会出现疝囊压迫消化道或纵隔的症状。
一、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一)疼痛
疼痛是食管裂孔疝最常见的症状。多于进食后0.5~1h或就寝时发生,可呈轻微的烧灼样痛或强烈的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中或下l/3)、剑突下或双季肋区,可向上放射到背部两肩胛间。伴有嗳气或呃逆。常因体位而异,平卧位、弯腰、下蹲、咳嗽、右侧卧位或饱食后用力吸气可以诱发或加重,而站立、半卧位、散步、呕吐食物或嗳气后可减轻,多能在1h内自行缓解。
(二)反流、返酸
反流多在胸骨后烧灼痛或者灼热感发生之前出现,反流物一般不含食物,多以胃酸性分泌物为主。通常反流至食管下段,少数可反流到咽部或涌入口腔。
二、受疝囊压迫的症状
(一)咽下困难、吞咽障碍
多因大的食管旁疝压迫食管、疝入膈上的胃排空延缓或食管末端扭结所致。食管旁疝发生咽下困难时,食物通过食管裂孔的机械梗阻部位是很缓慢的,病人常有胸骨后下部的不适和反胃。
(二)心脏、肺和纵隔压迫症状
巨大食管旁疝压迫心脏、肺和纵隔时可以产生心悸、胸闷、阵发性心律失常、心前区紧束感、气急、咳嗽、发绀、呼吸困难、肩颈痛等诸多症状。
三、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裂孔疝病人有时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疝入胸腔的胃因排空不良并发胃炎、糜烂、溃疡时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呕吐咖啡色血性物,有20%~30%食管旁疝的病例可发生严重呕血。全胃疝入发生疝嵌顿、扭转时亦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所以胃食管反流病和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更多的是需要影像学和功能测量方面的证据。如果大家身边的朋友出现胃食管反流,就应该建议他们去正规医院完善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早日明确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本文是江志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