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瑞荣 三甲
徐瑞荣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病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浅析

3484人已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些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而没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与T、B细胞异常的免疫学异常,脾脏巨噬系统破坏血小板,脾脏抑制巨核细胞成熟相关。那么中医具体是如何认识ITP的呢?

早在《 黄帝内经》中就有出血病证的描述,如血溢、衄血、血泄、咳血、呕血、溲血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多种出血病证专列在一篇,并记载了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 本草纲目》也提到“ 治癜风,用茄蒂蘸硫、附末掺之,取其散血也。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并各从其类也。”这里的紫癜就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症状。《 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内容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 火盛”和“ 气伤”两个方面,其曰:“ 血动之由,唯火唯气耳。”中医古籍中涉及到出血的症状大多可以归结到ITP上来。

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结了以下治疗总则:治火应分虚实,实当清热泻火,虚应滋阴降火;治气实则清气降气,虚则补气益气;治血实则凉血宁血,虚则补血生血。同时,基于紫 癜病有急慢之分,急性患病者(慢性急性发作)因出血较为严重,急以止血为要(可采用相应的西药止血),多用清热凉血止血法。慢性患病者,出血并不严重,且多见虚损证候,宜采用益气摄血、滋阴清热止血、温阳摄血等法则治疗,以预防或治疗出血倾向

日常生活中,患者有怎样的养生方法呢?

1.起居适宜 生活起居对疾病的发生有很重要的作用。起居适宜适当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和疾病治疗中的恢复,过当则易加重病情。适应天气变化,预防外感,有利于疾病的发生和防治;起居规律,“顺时应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过度的运动容易动血,适宜的运动有助于调和气血。

2.调节情志 刘完素在《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中谓:“ 凡五志所伤皆热也……情志所伤则皆属火热。”五志皆从火化,内生之火尤易耗血动血,因此,患者应该保持乐观的情绪,尤其是严重疲乏患者,调节情志是克服病证的重要措施。

3.调节饮食 饮食能够养脾胃,也能害脾胃,因此,调理饮食是健脾和胃的关键。 ①软而细的饮食有助于固护脾胃,有利于脾气的恢复,同时也是预防胃肠道出血的重要措施。②脾虚者可稍多进食肉、蛋、禽类等滋补之品,但不可过于温补。③热甚者可建议多食蔬菜、水果,忌食鱼、虾、蟹等腥味之品和辣椒等辛辣制品。


徐瑞荣
徐瑞荣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