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付晓伟
付晓伟 主治医师
上海长航医院 骨科

骨质疏松需要治疗吗?

867人已读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树木老了,树干就会变空,容易折断,岩石经过长时间岁月的侵蚀会风化、变得脆弱。 人的骨骼遵循同样的规律,随着年纪逐渐增大,骨骼会变得越来越疏松。

1633962473.png

1633962477.png

我们的骨骼不是一成不变的,骨骼细胞每天都在不断地形成和坏死,就好比我们的肺每天都进行呼气和吸气一样。如果把我们的骨骼比作一座正在建设的大楼时,建设骨骼大楼的主要材料是钙和有机物质,工人就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在不断地建设大楼,破骨细胞在不断的破坏大楼。如果成骨细胞的建设作用大于破骨细胞的破坏作用,骨量就会增加,骨骼就会变得坚固。反之,骨量减少,骨骼就会变得疏松。

1633962481.png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的,临床上骨质疏松的早期、中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骨量丢失是无声无息的(旧骨的丢失要大于新骨的生成,就是骨量丢失)。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是在不慎跌倒发生骨折或者疼痛时方被诊断为骨质疏松。

1633962485.png

1633962489.png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 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II 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包括青少年型 )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 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脆性骨折 ),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1633962493.png

哪些人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呢?高龄人群、绝经后女性、母系家族曾经患骨质疏松病、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 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长期用激素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1633962498.png

临床上评估骨质疏松风险的方法较多,这里推荐两种敏感性较高又操作方便的简易评估方法作为筛查工具。

1、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M)骨质疏松症1分钟测试题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

(3)您是否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

(4)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3cm以上?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7)您经常腹泻吗?(消化道疾病或肠炎引起)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有过阳痿或性欲缺乏这些症状?

注:以上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是”,即为阳性。就是说患骨质疏松疾病的可能性非常高。

2、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OSTA指数 = (体重-年龄) ×0.2

风险级别 OSTA指数

低 > -1

中 -1~-4

高 < -4

1633962907.png

注:如果一80岁老年人,体重50kg,计算OSTA指数:(50-80)×0.2=-6( < -4 ),说明他患骨质疏松疾病可能性非常高。 如果一60岁老年人,体重50kg,计算OSTA指数:(50-60)×0.2=-2( -1~-4 ),说明他患骨质疏松疾病可能性比较高。

1633962504.png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633962508.png

骨质疏松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做家务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1633962513.png

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有过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前臂远端和上臂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双能 X 线吸收法 (DXA) 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金标准。

1633962516.png

建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正常成年人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降低程度等于或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

诊 断 T 值

正常 >-1

骨量低下 -1~-2.5

骨质疏松 < -2.5

T值用于绝经后妇女和50岁以上的男性的骨密度水平。对于儿童、绝经前妇女和50岁以下的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建议用Z值表示。Z值 = (测定值- 同龄人骨密度均值)/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

1633962907.png

骨量越少,越易骨折。值得强调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防、可治的。尽早预防可避免骨质疏松及其骨折。即使发生过骨折,只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因此,普及骨质疏松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预测骨折风险并采取规范的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提到骨质疏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缺钙,缺钙只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原因,该病的发生还与人体骨量的多少有关。所谓骨量就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如钙、磷等矿物质)、骨基质(如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的含量。骨量越多,骨骼越强壮、坚硬,反之骨骼越脆,越容易断裂。而中老年人骨量的多少则取决于年轻时的峰值骨量和以后的骨丢失率。虽然中老年人通过补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骨骼形成,但是却赶不上骨丢失的速度,因此,对他们来说,防止或减少骨丢失才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

如何防止或减少骨丢失呢? 防止骨丢失做好以下七方面:

第一,多运动,特别是多进行户外运动。运动可使全身肌肉、骨骼的血液循环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骨骼衰老、骨骼中钙质的流失,进而阻止和减慢骨丢失。户外运动时,老年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这有助于骨骼中钙的沉积,能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

第二,避免高盐饮食或过量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酒。上述饮食习惯可能影响人体激素代谢,从而加速人体骨骼中钙的流失,让骨骼变得脆弱。

第三,不滥用药物。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刺激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而加速骨丢失。此外,镇静药苯巴比妥、抗凝药肝素等会影响人体骨钙代谢,使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第四,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病。糖尿病会使骨中的成骨细胞功能减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导致骨丢失大于骨形成,使中老年人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第五,避免长期卧床。有研究称,人卧床一周的骨丢失量相当于平时一年的骨丢失量。如果中老年人因骨折等疾病不得不长期卧床休养,家人要经常为他们翻身、按摩,而他们则必须经常活动手、脚等可以活动的肢体。即:加强功能康复训练。

第六,绝经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雌激素。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不仅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还会导致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比例严重失衡,进一步加剧骨丢失。一般情况下,绝经后5~10年是中老年女性骨丢失最严重的时期,建议她们多吃黄豆、葛根等富含大豆异黄酮(一种天然雌激素)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雌激素。

第七,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以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或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防止骨量过多、过快地丢失。当然,在防止和减少骨丢失的同时,中老年人不妨经常食用牛奶、豆浆、豆腐、虾皮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必要时使用钙制剂,同时要多晒太阳,从而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

一旦确诊骨质疏松疾病,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1633962520.png

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也存在一些误区:

1633962524.png

1633962528.png

1633962532.png

1633962536.png

1633962541.png

骨质疏松,你了解了吗?!


付晓伟
付晓伟 主治医师
上海长航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