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樊朝美 三甲
樊朝美 主任医师
阜外医院 心衰重症监护病房 HFCU

警惕气温骤降导致心脑血管病风险增加

3541人已读

进入了秋冬季节气温有时会发生骤降,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警惕,这个季节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在这个阶段会明显上升。心血管病和脑血管意外为什么会在秋冬季高发呢?会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造成哪些影响呢?且看以下分解:

影响一:骤变的寒冷气候刺激可增加心脏病发生风险

气温的降低会刺激机体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散热,起到保暖的作用。但是血管的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因此也增加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的概率。血压剧烈升高,可以造成心脏负担过重,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加重。研究表明气温降低10摄氏度,心脏病发病风险增加7%。

应对措施:室外提前增加衣物,外出定要做好保暖。调整室内温度至20-22度。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影响二:寒冷刺激导致血压突然升高难以控制

天气寒冷及温差变化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难以控制,尤其由温暖的室内到室外活动时,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或舒张,会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明显增加,如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甚至是心脏猝死等。

应对措施: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自身应该在气候骤变时,多关注、测量自己每天的血压,尤其是夜间睡觉前的血压,发现血压明显增高时,应及时调整或增加降压药剂量,如果出现血压波动过大、头晕、黑矇、胸闷、心绞痛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影响三:寒冷刺激容易使得血脂升高

高脂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在寒冷季节,为了抵御寒冷,大家更愿意喝酒及摄入高热量食物,运动减少。这些均可能导致血脂升高,而饮酒、高脂餐饮食及高脂血症都会导致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增加。

应对措施: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减少饮酒、适度运动。

影响四:寒冷气候下人体活动明显减少

寒冷气候时许多人不愿活动。老年人对降温不敏感,寒冷使血管收缩、血流缓慢,增加血栓疾病的风险。

应对措施:建议中青年在秋冬季应多做室外运动,建议老年人在提高室内温度后,适度增加室内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人体保持畅通的血液循环。

影响五:寒冷天气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秋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呼吸道感染会导致缺氧、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

应对措施:做好保暖,外出戴口罩、避免人员密集区聚集。

樊朝美
樊朝美 主任医师
阜外医院 心衰重症监护病房 HF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