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郑德慧 三甲
郑德慧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眼科

一句话讲明白屈光不正相关医学名词

512人已读

人的眼睛是非常精密的光学系统,因此衍生出来的医学名词更加专业和复杂。大部分家长看到这些名称经常是“一头雾水”。其实作为普通家长,不需要像医生那样了解得非常深入透彻,只要理解了主要核心原理,明白孩子屈光状态就足够了。

简略来讲,眼睛能够看清物体的原理类似于照相机。当焦点正好落在胶片上时,相机才能拍到清晰的照片,否则会出现“虚焦”模糊的状态。

屈光不正.jpg

当焦点正好落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视物清晰,是正视。这种情况不需处理,孩子注意好用眼习惯,定期复查即可。

模糊的情况分为几种。如果焦点在视网膜后面,就是远视。如果过前,就是近视。形成多个焦点又不在视网膜上,为散光。这几种情况都会导致看东西不清楚,统称为屈光不正。有时需要通过戴镜矫正。近视、远视通过球镜矫正,散光通过柱镜矫正。(如果不明白球镜、柱镜为何物,没关系,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了解即可。求知欲旺盛的家长们请翻阅中学物理课本或度娘。)

用屈光度(diopter,D)作为单位,衡量屈光不正的大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眼睛有多少“度”。

双眼情况不同,屈光度差值球镜≥1.50D,柱镜≥1D,则为屈光参差。

敲黑板,正视、近视、远视、散光、屈光不正、度、屈光参差,看过这篇文章,这几个概念一点都不难。

郑德慧
郑德慧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眼科